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文学语言规范化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正确理解“规范化”的内涵文学语言要不要规范化的问题,跟如何理解“规范化”的内涵有密切关系。关于“规范化”的内涵,不少专家、学者都给它下过定义。王力先生说:“所谓规范化,就是要求民族共同语更加明确,更加一致。”吕叔湘、罗常培指出:“语言的‘规范’指的是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林焘先生说:“
作者
李润新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3,19,共4页
关键词
规范化问题
林焘
罗常培
现代汉语
推广普通话
王力先生
汉语规范化
创作个性
老舍先生
语言艺术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4
1
秦牧.
大力倡导流畅自然的文笔[J]
.语文建设,1992(5):27-27.
被引量:1
2
贺兴安.
文学语言在本质上是反规范的[J]
.语文建设,1992(5):28-29.
被引量:9
3
秦兆阳.
应该重视文学语言规范问题[J]
.语文建设,1992(4):26-27.
被引量:2
4
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J]
.语文建设,1991,0(6):20-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
1
刘福根.
“文学语言不能规范”说献疑[J]
.汉语学习,2000(3):40-43.
被引量:3
2
夏中华.
《大漠孤烟》方言土语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兼谈文学作品中方言土语的运用[J]
.修辞学习,2002(5):45-46.
被引量:1
3
刁晏斌.
当代汉语词汇中的“返祖”现象[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2):171-176.
被引量:6
4
刘洁.
文学语言规范化研究综述[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10):88-89.
5
王莉莉,蔺璜.
试析近年来小说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1):101-104.
6
周楠,杨莉.
浅析“有读过”中“有”字是否多余[J]
.魅力中国,2014(18):235-235.
7
孙乐乐.
切分与变异的时代旋律——从语料库文体学视角评《拉格泰姆时代》[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4):57-61.
8
杨爱姣.
文学语言规范化的若干思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5):87-92.
被引量:2
9
周领顺.
名转动词变异的本与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14-17.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7
1
戴昭铭.
论语言规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8(1):40-45.
被引量:3
2
胡壮麟.
语言规划[J]
.语言文字应用,1993(2):11-20.
被引量:29
3
曹德和.
从“随心所浴”谈汉语规范化[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1):67-70.
被引量:2
4
张志公.
文学·风格·语言规范[J]
.语文建设,1992(6):21-23.
被引量:6
5
施春宏.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读后[J]
.汉语学习,2001(2):77-80.
被引量:2
6
廖美珍.
“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下)——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J]
.修辞学习,2005(4):5-11.
被引量:48
7
沈家煊.
规范工作和词典编撰[J]
.语言文字应用,2004(2):29-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曹德和,黎洪.
可变与不可变规范的区分及其学术意义--从语用与规范关系的对立观点说起[J]
.学术界,2011(7):151-16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曹德和.
敏锐率真 包容务实——程祥徽先生社会语言学观点述评[J]
.社会科学论坛,2012(2):122-137.
被引量:2
2
徐国珍,朱磊.
话语视角下“副+名”组合的运作分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2):57-62.
3
黎洪,曹德和.
平行句式衔接功能及其成因暨语用原则——从朱德熙的一个重要观点说开去[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5):638-643.
4
梁永红.
建国以来我国语言规范观的演进[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117-122.
1
林焘教授逝世[J]
.语文研究,2007(1):23-23.
2
焦立为.
现代语音学的方向——访林焘教授[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41-46.
被引量:8
3
邢福义.
汉语学习被当成了日中友好的桥梁──日本之行的情况与感受[J]
.汉语学习,1996(3):64-65.
4
苏培成.
讲授“汉语规范化”课的点滴体会[J]
.语文建设,1993,0(7):13-15.
被引量:1
5
余通.
试论把握好译文发挥的“度”[J]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4):53-55.
6
杨延.
谈谈译文风格[J]
.中国翻译,1982(2):9-12.
被引量:1
7
语言学[J]
.全国新书目,1994(1):70-70.
8
林焘.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的注音[J]
.语言文字应用,1997(1):48-49.
被引量:3
9
聂志平,李雪.
黑龙江方言带后缀“巴”“哧”“咕”的双音谓词[J]
.哈尔滨学院学报,1994,16(4):76-80.
被引量:4
10
北大本《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1):130-130.
语文建设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