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也是望平街出来的”,我国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对本刊记者一见如故:“当年的望平街就象英国的舰队街一样报馆林立,申报馆、时事新报馆、新闻报馆都设立在这条街上,这些报馆差不多左右了旧中国大半的新闻舆论。每逢出报时报童、报贩们进进出出,卖报声此起彼伏,场面好不热闹……“15岁那年我考入上海的大夏大学,大学毕业后经张竹平先生(曾任《申报》社的经理)介绍进了时事新报社工作,担任他的秘书并编辑《时事新报年刊》,就此开始了我的新闻生涯,一直到1949年7月我还是新华社驻苏记者。“在我的新闻生活中有两个人对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位是我的叔父戈公振先生,另一位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出处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8-39,共2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