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松扁叶蜂生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生态系统具有维持自身平衡能力的理论,通过人为调节天敌数量进行控制害虫,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物防治。经调查,首次发现松扁叶蜂的捕食性天敌富氏凹头蚁,对其形态学、生物学、人工助迁及控制效果进行研究。该蚁在林内活动范围广,凶猛扑食量大,每巢一天可扑食幻虫1,340头,使幼虫虫口减退率57.7%,成虫减退50%左右,是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同时从自然死亡的松扁叶蜂幼虫、前蛹体内分离得病原线虫(暂称东林4号)并对其成功地进行了活体培养和人工培养,室内测定松扁叶蜂幼虫死亡率可达89.3%,林间试验为46.1%和59.3%,也是一种具有较好杀虫效果的天敌。
出处 《防护林科技》 1991年第2期46-52,共7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娄巍,侯爱菊,戴玉璋.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测报及生命表的初步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4):43-50. 被引量:4
  • 2李平淑 张善稿 张钢应 等.利用昆虫致病线虫防治蛀干害虫和叶蜂[J].生物防治通报,1987,(3):139-140.
  • 3唐觉,李参,黄恩友,张本悦.蚂蚁[J]生物学通报,1986(07).
  • 4霍玉林 李广武 张文明.棕褐沙林蚁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5,(9):25-29.
  • 5徐洁莲.昆虫病原新线虫研究进展[J]昆虫天敌,1985(01).
  • 6李素春,梁梅芳,邱礼鸿,朱雪娟,练健生,王小江.大量生产昆虫寄虫性线虫的新方法[J]植物保护,1984(01).
  • 7于久钧,杜宝善,梁华.昆虫寄生线虫的饲养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1983(04).
  • 8刘南欣,张振英.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线虫[J]昆虫天敌,1982(04).
  • 9赵瑞良 李仲明 秦平发.松扁叶蜂生物学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79,15(3):226-228.
  • 10[英]H·D·伯吉斯,N·W·赫西 主编,广东农林学院林学系等.昆虫和螨类的微生物防治[M]科学出版社,1977.

二级参考文献6

  • 1刘宽余,刘铉基.落叶松毛虫发生期测报的研究[J]东北林学院学报,1984(S1).
  • 2赵清山.马尾松毛虫发生动态和大发生预测预报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81(02).
  • 3尹汝湛.昆虫生命表的制作与分析[J]植物保护,1980(01).
  • 4赵瑞良,李仲明,秦平友.松扁叶蜂生物学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79(03).
  • 5邬祥光.昆虫生态学的常用数学分析方法[M]农业出版社,1985.
  • 6[美]Peter,W·Price,.昆虫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7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