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读《汉语语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的语符组合是呈线性的序列。“因为人的语言总是一个跟着一个,成先后的次序,这个先后的次序啊,差不多全世界的语言,没有不利用先后的次序当一种语法的关系的。”语素同语素的,词同词的,词组同词组的。
作者
阎文力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04-106,共3页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语法分析
语符
世界的语言
朱德熙先生
语言单位
句法结构
有定
语法学界
语言理论
语言事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84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共引文献
284
1
杨永龙.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
.古汉语研究,2000(4):23-29.
被引量:11
2
李国和.
“经济人”假说的社会学审视[J]
.财经科学,2003(S1):104-106.
被引量:3
3
徐丽华.
也说“动得”与后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55-60.
被引量:2
4
王静.
“个别性”与动词后量成分和名词的语序[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48-54.
被引量:11
5
韩玉国.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及再分类[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47-54.
被引量:28
6
洪波.
“连”字句续貂[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55-63.
被引量:32
7
施春宏.
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以一组层次构造歧义的系统性分析为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38-45.
被引量:10
8
殷志平.
关于“一身冷汗”一类短语的性质和特点[J]
.汉语学习,2000(4):32-34.
被引量:21
9
冯宽平.
“昜”、“多”字族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S1):222-226.
被引量:2
10
吴刚.
汉语“的字词组”的句法研究[J]
.现代外语,2000,23(1):1-12.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24
1
文旭,江晓红.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J]
.外语教学,2001,22(4):15-18.
被引量:88
2
陆镜光.
句子成分的后置与话轮交替机制中的话轮后续手段[J]
.中国语文,2000(4):303-310.
被引量:29
3
胡裕树,范晓.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6(2):7-15.
被引量:213
4
何伟渔.
关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学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4):104-108.
被引量:4
5
陆俭明.
8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理论上的建树[J]
.世界汉语教学,1991,5(4):193-203.
被引量:11
6
范晓.
正确理解並处理静态和动态的关系——语法学方法论的原则之一[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8(2):81-86.
被引量:9
7
胡裕树,范晓.
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4-21.
被引量:52
8
范开泰.
语法分析三个平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3):37-52.
被引量:7
9
施关淦.
再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
.汉语学习,1993(2):4-9.
被引量:18
10
岳方遂.
三个平面: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黄山语法修辞座谈会发言摘要[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1):4-2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7
1
杨自俭.
试论英汉语法学发展的共同趋向[J]
.外国语,1992,15(4):23-28.
被引量:1
2
钱洪良.
俄汉语词序功能的对比[J]
.现代外语,1991,14(3):36-40.
3
怀宁.
与汉语语序研究有关的三个问题[J]
.汉语学习,1992(2):19-24.
4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简介[J]
.三明学院学报,1996,14(S2):19-20.
5
董凤伍.
语法研究中的三个平面理论[J]
.滨州学院学报,1993,0(Z1):61-63.
被引量:1
6
金枚.
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语序问题[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52-57.
7
韩佳蓉,吴炳璋.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副词易位现象考察[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100-1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胡颖.
原型范畴理论对“mouth”一词多义的解释[J]
.汉字文化,2022(11):156-158.
2
陆慧.
英语开放性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6):128-128.
3
李琳.
从三个平面理论看“得了”[J]
.汉字文化,2021(20):15-16.
1
张勇.
人们社会距离越近,称呼所用语符数量越少[J]
.资治文摘,2015,0(5):10-10.
2
聂鑫.
《“很不—补说”》之补说[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1(4):86-87.
3
郝朴宁.
论宋诗模式的构创[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1(3):52-60.
4
汪树福.
介词结构是全能结构[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2(4):115-122.
被引量:9
5
翟会锋.
彝语语序中的几个问题[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32(5):29-33.
6
刘焕辉.
语言研究的又一层面——探索语符背后社会因素的印迹[J]
.江西社会科学,1988,8(2):110-119.
被引量:1
7
朱立元.
从审美意象到语言文字——试论作家的意象—语符思维[J]
.天津社会科学,1989(4):70-77.
被引量:4
8
刘焕辉.
言语交际学的语言观——兼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语言学[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8(S1):1-20.
9
刘敏中.
文化符号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5-9.
10
唐培良.
使动用法与使令兼语式[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2(3):143-147.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