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在《65例郁火分析》(见《青海医药杂志》1988年一期65页)一文中指出:郁火类似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见于各种久病及长期肝郁之后,由于阴血暗耗,肝经郁热内生,遇焦虑紧张则发。因发于久病,故脏腑已虚,属本虚之证。但作为郁火,又有标实、标虚之分,传统的升阳散火汤已很难满足治疗的需要。本文围绕郁火之标实、标虚来讨论作者治疗郁火的体会。一、郁火标实证见于外感、肝郁气滞、更年期血瘀气滞、伤寒热入血室经久不愈,以及其它各种久病之后。其特点是:患者遇焦虑紧张,体内突有热流上冲感。其热发自心中、胸膈、胃脘、少腹、腰背等处。发时身热心烦、全身或郁火冲逆范围内之肌腠灼热刺痛,面部烘热,手足心热,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症状发展的高潮,全身微有自汗,此时诸症随之消失。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4期1-2,64,共3页
Qinghai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