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进程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主张劳动与创造是幸福的源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幸福的精髓,体会和感悟是幸福的表征,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是幸福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中国人民的幸福之路从此越走越宽广。
作者
陈国锋
机构地区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60,共4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幸福观
中国化
“幸福中国”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841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6、284-28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邱吉.
论社会主义幸福观[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7(3):36-39.
被引量:15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7
孙春晨.
中国人幸福观的演变[J]
.政工研究动态,2008,0(23):7-8.
被引量:9
8
《数字"十二五":从经济发展到人的发展》,新浪网2011年3月6日.http://news.Sina.com.cn/o/2011-03-06/124522062367.shtml.
9
王金丽:《"十二五"规划勾画"幸福中国"蓝图》,人民网2011年3月6日.http://20111ianghui.people.com.cn/GB/215728/14072087.html.
10
《多学科视阚下的国民幸福:走出"迷思"转变幸福》,新华网2011年4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4/06/c121270582.htm.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M].
5
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
共引文献
4841
1
江传月.
现当代中西方幸福观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09(4):41-44.
被引量:17
2
张述元.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J]
.人民司法,2004(7):48-50.
3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4
林竹.
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55-59.
被引量:12
5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6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7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8
俞永耀.
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
.理论前沿,2004(14):20-21.
9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10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1
1
贾晓茹.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J]
.德州学院学报,2013,29(S1):1-2.
被引量:1
2
刘珊,风笑天.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8(2):15-17.
被引量:88
3
郭颖.
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
.思想教育研究,2005(12):12-14.
被引量:15
4
丁妙珍.
人民幸福感: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试金石[J]
.湖湘论坛,2006,19(5):26-27.
被引量:3
5
江海全.
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2):9-11.
被引量:12
6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7
十年砍柴.法治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N].南方周末,2011,(5):1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10
1
李可欣.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内在逻辑与时代价值[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4):13-15.
被引量:1
2
宁晓菊.
中国共产党“为民谋幸福”之历史轨迹与现实担当[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82-87.
被引量:3
3
张琳.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幸福中国[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4-7.
被引量:4
4
陈玮,邵永.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结合路径探析[J]
.高校辅导员,2015(1):37-40.
被引量:1
5
马琪.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中国[J]
.亚太教育,2016,0(32):224-225.
6
谢守成,张淼.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内在逻辑及当代价值[J]
.高校辅导员,2019,0(4):3-8.
被引量:7
7
陈贞伊.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J]
.活力,2019,0(21):258-258.
8
王欢,张大方.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文献综述[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1):5-8.
9
毕昌萍,陈嘉成.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逻辑演进[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6):1-7.
被引量:3
10
于安龙,金厦琦.
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与“大的难处”:内在意涵与相互关系[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6):489-49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鲁芯玮.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最新成果及其时代意义[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2):72-73.
2
杨贵颖.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研究现状及趋势[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6):19-24.
被引量:1
3
解晓燕,张传峰,陶远城.
幸福中国建设路径研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20-24.
被引量:2
4
乔志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思想源泉、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J]
.观察与思考,2015(10):28-32.
被引量:1
5
桑东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伦理意蕴[J]
.武陵学刊,2018,43(3):7-11.
被引量:1
6
罗军伟.
新时期共产党人幸福观的精髓与实现路径--以马克思的幸福观为视角[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2):18-21.
被引量:2
7
周越.
外语专业大学生专业化志愿服务的问题与优化路径探讨[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2):128-131.
被引量:5
8
吕军莉.
奋斗幸福观基本内涵及其给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
.青海教育,2019,0(11):29-30.
9
侯丹丹.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幸福观的基本内涵[J]
.公关世界,2020,0(6):23-24.
10
万勇华,宋文婷.
习近平幸福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4-90.
被引量:1
1
曾磊.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中国构建探析[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8):6-8.
被引量:1
2
郑湘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与幸福中国建设[J]
.前沿,2012(17):41-44.
被引量:5
3
刘禧露.
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3,40(2):165-166.
4
幸福中国[J]
.西部广播电视,2011,32(1):18-33.
5
曾长秋,邱荷.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中国建设[J]
.理论学刊,2013(9):4-9.
被引量:2
6
姚月红.
论“中国梦”的基本特征[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4):8-12.
被引量:4
7
高素华.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兼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4(3):14-17.
被引量:2
8
李苏清,李生林.
提升人的优质生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5):86-89.
被引量:2
9
刘怀惠.
不能把思维与存在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混为一谈——二谈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1):24-29.
被引量:1
10
张国顺.
财富的生存论意蕴: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幸福”内涵及其现实启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1):68-70.
高校理论战线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