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社区“第三场所”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村社区规划中村落空间的公共性是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本文以"第三场所"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社区"第三场所"类型、特征与现状,以及"第三场所"的建设策略。阐释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积极社会性意义,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重维护和改善农村社区的"第三场所"。
作者
李晴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
出处
《小城镇建设》
2011年第9期69-72,共4页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
乡及农村社区规划标准研究"课题(2008BAJ08B09)阶段成果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场所
新农村建设
村落空间
社区规划
公共空间
公共性
社会性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
1
周维宏.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日本的经验[J]
.日本学刊,2007(1):127-135.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福武直.《日本社会结构》[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5页.
2
尤宪迅.《日本农业基本法及其实施情况述评》,载焦必方编.《日本的农业、农民和农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農林省『農林水產統計』、1980年、159頁
4
周维宏.《中日农村经济组织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5
加用信文『改訂日本農業基礎統計』、農村統計協会、1977年、50頁
6
渡边栄ほか『出稼きの総合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1987年、2頁
7
大川健嗣『出稼きの経済学』、紀伊国屋書店、1994年、18頁
8
全国農業会議所『農村家内工業実態調查報告書』、1973年、13頁
9
木村敏男『農業構造の転換と日本経済』、東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258頁
10
暉峻眾山『日本農業史——資本主義の展開と農業問題』、有斐閣、1981年、301頁
共引文献
25
1
黄爱朋,牟胜举.
新农村建设视角的村庄发展策略探析——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为例[J]
.小城镇建设,2008,26(3):55-57.
被引量:1
2
陈春生.
从区域产业化视角论农村政策金融及其体系的构建[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46-53.
被引量:3
3
徐海彪,杨文彪,杜华庆,黄彩芳.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轨迹、趋势和政策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统计,2008(12):11-14.
被引量:1
4
董栓成,于吉亮.
中日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J]
.农村经济,2009(9):127-129.
被引量:5
5
郭庆然.
日本扩大农村消费的实践与我国的路径选择[J]
.消费经济,2010,26(1):47-49.
被引量:3
6
郭庆然.
扩大农村消费:日本的实践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2):400-402.
被引量:1
7
陈春燕,王巍.
发达国家农民现代化模式的借鉴[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7-18.
被引量:3
8
赵宏彬,宋福忠.
国内外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引导经验[J]
.世界农业,2010(12):39-43.
被引量:7
9
汤晓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建设新思路[J]
.经济研究导刊,2011(8):125-126.
被引量:1
10
陈伟东,谢正富.
“三个需要”: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条件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12(2):68-7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5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被引量:6896
2
吴良镛.
新发展观与人居环境科学——在威海首届“国际人居节”上的书面发言[J]
.小城镇建设,2004,22(9):10-11.
被引量:1
3
朱兆良.
保护和建设农村水环境、水生态[J]
.前进论坛,2006(9):7-8.
被引量:4
4
耿虹,罗毅.
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6,30(12):33-39.
被引量:19
5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30-138.
6
约翰·M·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孙景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张建武.
乡村旅游经济影响下的村落空间设计初探[J]
.山西建筑,2008,34(13):37-39.
被引量:2
8
何俊仕,王贺.
沈阳市地下水位与水面率的关系研究[J]
.人民长江,2008,39(11):12-14.
被引量:4
9
何俊仕,吴迪,魏国.
城市适宜水面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2):6-9.
被引量:13
10
何兰萍.
以社区为重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30(5):68-7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柴宗刚.
推进村庄整治规划 构建和谐优美村容村貌[J]
.小城镇建设,2012,30(2):65-69.
被引量:7
2
高艳英,曹伟.
村庄规划建设中水环境的困境与出路[J]
.福建建筑,2013(6):101-103.
被引量:1
3
武笑笑,刘娜娜,龚克.
基于CiteSpace的乡村公共空间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J]
.城市建筑,2022,19(5):1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朱惠斌.
日本“宜游”城镇特色营造与永续发展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13,31(5):82-86.
2
戴军,陈斌,周衍涛.
“地域性回归”导向的村庄建筑空间整治实践[J]
.小城镇建设,2013,31(6):89-93.
被引量:1
3
赵霞,朱巧楠.
农户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080个农户调研数据的计量分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1):32-37.
被引量:17
4
李小云,易蓉.
Village Renovation Advancement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based on Village Allocation Planning[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7):1531-1534.
5
王刚,杨兵,王杰力.
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索——以辽宁省方巾牛村的产居集成体系为例[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29(10):39-44.
6
刘林,常江.
国内村庄整治研究进展[J]
.中外建筑,2020,0(2):73-77.
被引量:2
7
孔安妮.
村庄规划中自然地理要素的制约及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议[J]
.现代农业研究,2020,26(6):119-120.
8
殷陈君,尹珂.
基于CiteSpace的环境公共设施设计研究热点分析[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7):74-79.
被引量:1
9
王竹韵,常江.
中国乡村建设演变历程及展望[J]
.建筑与文化,2019(3):81-84.
被引量:5
1
吴新林.
城镇化进程中对社区型商业的思考[J]
.住宅科技,2014,34(7):4-6.
2
高晓戌.
浅谈新时期村庄的规划与建设[J]
.山西建筑,2008,34(4):24-25.
被引量:9
3
吴琳,王光炎.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农村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J]
.山西建筑,2015,41(9):3-4.
4
骆蔚.
流连第三场所[J]
.商学院,2006(6):90-91.
5
李晴.
基于“第三场所”理论的居住小区空间组织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11(1):105-111.
被引量:16
6
Christian Mikunda 张硕松(译) 周荃(审).
新感观世界的妙招之书[J]
.建筑细部,2011,9(3):342-352.
7
曾志强,阮梅洪,吴广艳.
义乌市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规划师,2005,21(B08):31-32.
8
苏子(译).
新的“第三场所”[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8(9):16-17.
9
孙周锋.
基于资源整合与特色营造的农村社区规划——以绍兴县王坛镇东村社区规划为例[J]
.城市建筑,2012,9(09S):12-13.
被引量:1
10
黄怡,刘璟.
北美农村社区规划法规体系探析--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3):78-85.
被引量:7
小城镇建设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