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庭教育中祖辈教育资源的价值及其运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案例1〕一位年轻母亲抱怨:"孩子的奶奶退休在家没事干。总想管孩子,教孩子这个、那个,可她普通话不标准,教得又不好,我真怕她把孩子教‘歪’了。我们现在又不住在一起,她这么做没必要。"
作者
吴玲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80-82,共3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金
2008年度全国家庭教育“十一五”研究课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干预研究”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教育资源
家庭教育
价值
祖辈
孩子
普通话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李亚妮.
隔代抚养下的亲子关系分析[J]
.学理论,2010(9):53-54.
被引量:18
2
黄姗,陈小萍.
隔代教育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2):63-65.
被引量:40
3
何梅.
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服务功能[J]
.内江科技,2007,28(3):15-15.
被引量:3
4
李洪曾.
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6):28-30.
被引量:27
5
郑福明.
建立家庭教育中的“统一战线”[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3(01X):51-5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沈锄云.
认知隔代教育[J]
.老年人,2000(9):4-5.
被引量:13
2
晓明.
您是否感到力不从心——隔代教育问题浅谈[J]
.长寿,2002,0(9):44-46.
被引量:5
3
李径宇.
隔代之间,隔着什么[J]
.新闻周刊,2004(21):52-54.
被引量:11
4
李径宇.
养不教谁之过[J]
.新闻周刊,2004(21):56-56.
被引量:4
5
李赐平.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137-139.
被引量:60
6
韩云霞.
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初探[J]
.中国家庭教育,2004(3):19-24.
被引量:5
7
吴学安.
隔代教育:欲说还休好困惑[J]
.长寿,2004(11):46-47.
被引量:11
8
郑日金,郑晓燕.
家庭隔代教育的正负效应与良性联动机制的建构[J]
.新余高专学报,2006,11(4):66-68.
被引量:7
9
李克钦.
隔代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163-164.
被引量:10
10
径宇,小阳.您是哪一类型祖辈[N].现代育儿报,2004,(7).
共引文献
83
1
蒋丹.
关于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的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21(26):35-36.
2
崔龙超.
隔代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J]
.新课程(小学),2013,0(10):177-177.
被引量:3
3
吴旭辉.
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应对策略[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11-112.
被引量:28
4
徐浙宁,顾秀娟,彭咏梅.
学前儿童饮食状况与家庭喂养调查[J]
.学前教育研究,2008(3):59-62.
被引量:20
5
张敏,戴雁冰,陈振.
家园共育中教育策略的一致性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46-48.
被引量:4
6
简才永,植凤英,叶静.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祖孙关系的结构考评[J]
.社会心理科学,2010(11):39-45.
被引量:4
7
阙攀.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2):122-124.
被引量:31
8
梁军,刘玲.
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5):19-21.
被引量:8
9
戚海燕.
祖辈抚养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分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5):116-120.
被引量:11
10
王娅霜.
隔代教育问题浅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32):140-14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
1
旭东英,红西.
当前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及对策[J]
.西藏科技,2011(12):8-9.
被引量:9
2
王涛.
“共生”视域下隔代教育的价值[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1):31-3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张岚.
隔代教育家庭中幼儿进餐问题的实践研究[J]
.幼儿教育研究,2016(5):50-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华丽.
家园协作促进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J]
.幼儿教育研究,2022(3):38-40.
被引量:1
1
徐观明.
幸福在身边[J]
.今日教育,2011(9):45-45.
2
李玉秋.
远远的陪伴[J]
.东北之窗,2013(19):77-77.
3
舒圣样.
记得“归零”[J]
.求学(理科版),2005(7):65-65.
4
李静.
谁推动了“过度教育”[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2(6):19-20.
5
王瑞丽.
妙语连珠[J]
.中国电梯,2005,16(12):89-96.
6
李静.
谁推动了“过度教育”[J]
.北方人,2012,0(11):31-32.
7
潘琼.
与年轻妈妈面对面[J]
.学前教育(幼教版),2007(7):86-87.
8
温志旺.
生活化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教育,2012,0(5X):57-58.
9
殷建光.
“跳楼教子”是冷心教育[J]
.湖南教育(中旬)(B),2016,0(4):12-12.
10
慕毅飞.
当“溺爱式坑害”遭遇另类教育[J]
.新西部,2012(3):95-95.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