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转型与政治环境改观,以及全球化、现代性与网络技术等的推动,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有了新变化。本文对新形势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并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高度就如何应对此种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
何绍辉
黄海
机构地区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9,64,共7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表达
政治参与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D43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1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15
1
邓伟健.高明区农村青年状况调查报告--以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平塘村为典型[EB/OL].http://www.gdcyl.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lD=73070.
2
何绍辉.
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青年研究,2008(11):9-14.
被引量:56
3
亨延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2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8.
5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0.
6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
7
陈潭,贺雯.
高房价压力下的城市青年心理焦虑及其调适[J]
.中国青年研究,2008(4):14-17.
被引量:13
8
黄英.
高房价与新移民青年的城市融合[J]
.中国青年研究,2008(4):11-13.
被引量:5
9
董海军,郭云珍.
住房:城市青年所承的结构压力[J]
.中国青年研究,2008(4):4-7.
被引量:7
10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96.3.5.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刘天宇,宁国涛.
婚姻克星:让我欲哭无泪的房奴生活[J]
.家庭生活指南,2007(6):41-42.
被引量:1
2
王中汝.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39-42.
被引量:97
3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4
蔡方华.
民间维权的软肋[J]
.社区,2005(7):34-34.
被引量:1
5
王珑玲.
缓解青年压力的对策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19-21.
被引量:14
6
谢勇,王燕飞.
论有组织犯罪研究——十年回顾、评价与前瞻[J]
.犯罪研究,2005(3):19-35.
被引量:9
7
张磊.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
.社会学研究,2005(6):1-39.
被引量:264
8
文军.
上海城市的劳动力新移民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1):27-28.
被引量:4
9
何瑞鑫,傅慧芳.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
.中国青年研究,2006(4):9-12.
被引量:43
10
李立文,余冲.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6(4):12-15.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291
1
杨绍婷,郭小安.
环境维权中的图像转向与共意动员[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0(3):172-183.
2
尹华站,白幼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及对策[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96-108.
被引量:1
3
费梅苹,盛琳琳.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以上海、杭州17位餐饮行业从业者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8(1):137-160.
4
刘斌,张安全.
有产者的就业焦虑:安居真的可以乐业吗——基于城市住房分层与工作满意度的观察[J]
.财经研究,2021(1):47-61.
被引量:9
5
管仕廷.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点与规律初探[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46-49.
6
潘荣坤.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公安机关介入机制研究[J]
.政法学刊,2012,29(5):72-76.
被引量:1
7
杨蕾.
群体事件中公众心理分析及疏导[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5):73-77.
8
李尔平,粟雄飞,甘日栋.
社会泄愤事件的社会心理学透视[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32-35.
被引量:3
9
毛亚庆,许联.
大学文化冲突与中国知识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6):1-6.
被引量:6
10
顾绯,刘睿.
重庆市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践与探索[J]
.城市规划,2007,31(6):77-8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3
1
王卡.
政治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4):55-57.
被引量:2
2
张卫星.
政治意识初探[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4(5):102-108.
被引量:2
3
张平.
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441-444.
被引量:13
4
高旺.
农村青年在村级治理中的政治意识分析[J]
.青年研究,2004(11):21-27.
被引量:4
5
胡士平,张光辉.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整合[J]
.理论与改革,2005(4):136-139.
被引量:8
6
张雪梅.
谈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6-120.
被引量:12
7
张志祥.
当代青年政治主体意识的缺失与培育[J]
.青年探索,2005(5):24-27.
被引量:9
8
李亚宁.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建构[J]
.理论导刊,2006(6):76-78.
被引量:15
9
邵二辉.
新形势下青年政治参与的几种演变[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1-3.
被引量:2
10
刘金文,陈腾.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矛盾性的理性解读[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5(4):55-5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3
1
沈锐强.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与理性培育实践[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2):122-124.
2
侯万锋.
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教育引导——一项基于906份问卷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3(4):46-49.
被引量:9
3
龚云平.
青年学生政治意识输出表达机制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3,20(10):143-143.
被引量:1
4
刘佳.
虚拟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现状与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home网络社区的内容分析[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9(6):76-81.
被引量:3
5
杨迎春,谢石生.
官方微博:高校宣传工作的新载体[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6):138-140.
被引量:2
6
谢晓辉,钟玲.
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223-224.
被引量:1
7
罗敏,陈天柱.
美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94-96.
被引量:2
8
高凡夫.
以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引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探析[J]
.高教学刊,2016,2(24):27-29.
被引量:3
9
李才森,吴云.
自媒体时代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实证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6):43-46.
10
李睿,王之睿.
湖北省属高校学生政治意识与政治表达调查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7(3):74-7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侯帆.
思政教育经济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J]
.财富时代,2020,0(1):210-210.
2
赵嘉莉.
试析应用新媒体引导青年思想方案的实施[J]
.改革与开放,2014(2):91-92.
3
叶平浩,施卫东,徐丽.
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基于武汉商学院的问卷调查[J]
.职大学报,2014(2):108-111.
被引量:3
4
刘佳.
论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现代化转型[J]
.青年探索,2014(3):88-92.
被引量:4
5
贾彦峰,岳尧.
高校党建无痕化策略选择及其实效性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122-124.
6
张文翠,康维波.
法治视域下山东青年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1(6):77-80.
被引量:2
7
周新林.
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表达方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16(8):14-15.
被引量:2
8
蔡泽峰,杨扬.
新媒体与当代青少年的区隔化生活[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1):23-27.
被引量:2
9
王曼倩.
美国大选“中国话题”的政治认知[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2(4):25-28.
被引量:1
10
万雪黎.
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6,18(2):66-70.
被引量:1
1
黄亦菲.
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J]
.黄金时代(上半月),2014,0(7):82-83.
2
邓志强.
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37-42.
被引量:13
3
侯万锋.
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的教育引导——一项基于906份问卷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3(4):46-49.
被引量:9
4
郑杨.
从“钓鱼岛事件”看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表达的新特征[J]
.青年与社会,2013(2):21-22.
5
吴勇,陈宏.
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法律意识表达的特点及应对[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1):52-53.
6
姚明亮.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变化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6):24-25.
7
王素静.
浅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1998(4):40-41.
8
黄红珍.
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J]
.宁波通讯,2015,0(5):85-86.
9
郭瑛.
做好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内蒙古宣传,2000(8):43-43.
10
卢青莲.
论青年党员如何时刻保持先进性[J]
.魅力中国,2014(27):330-330.
中国青年研究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