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晚唐羁旅行役诗的吟咏主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晚唐羁旅行役诗的兴盛,源于晚唐特殊的社会环境。由于作者多,并且身份﹑遭遇各异,因而吟咏主题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主题有:士人长期淹留客寓中的凄惶苦况;漂泊他乡时的乡关之思;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焦灼和愤慨;颠沛流离中的感时伤世。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晚唐社会某些层面的真实面貌,特别是身处衰微时世的文人的末世情怀,进而深入体会晚唐诗歌的独特魅力。
作者
严赛梅
机构地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34-36,52,共4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晚唐
羁旅行役诗
吟咏主题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德辉.
唐文人的旅寓生涯与唐代文学中的漂泊者形象——对唐代文学中的"小人物"群体及其文学的思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65-168.
被引量:2
2
黄寿成.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72.
3
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向迪琮.韦庄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黄寿成.南部新书[M]中华书局,2002.
2
杨海明.
试论唐宋词中“归家”意蕴对前代作品的传承与变异[J]
.中国文学研究,2004(1):55-5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9
1
李德辉.
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
.社会科学研究,2006(5):170-174.
被引量:6
2
徐提荣.
历代名人教子诗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意义[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89-192.
被引量:2
3
牟发松.
墓志资料中的河北藩镇形象新探——以《崔氏合祔墓志》所见成德镇为中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3):117-123.
被引量:11
4
李素平.
浅论鱼玄机的双重人生悲剧及其成因[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30.
被引量:2
5
李正春.
论唐代的道教组诗[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30-35.
6
许浩然.
吴融、陆希声交游考述[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2-14.
7
李政.
从杜荀鹤诗看其佛禅情结[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80-82.
8
王定勇.
道教文化视域下的柳永艳情之作[J]
.学术交流,2010(5):147-150.
被引量:3
9
张群.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女主人公身份探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10):29-31.
被引量:1
10
蔡丹,郭小楠.
刘邦废太子事件发微[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27(1):16-1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5
1
钟伟兰.
浅论张元干爱国主义诗词的艺术审美特质[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166-167.
被引量:1
2
李德辉.
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J]
.社会科学研究,2006(5):170-174.
被引量:6
3
苏轼.南行前集叙[A]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495.
4
叶适.徐斯远文集序[A]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陆游.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762.
6
朱熹.答徐斯远[A]北京:中华书局,1989947.
7
方回.送胡植芸北行序[A]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3.
8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3824.
10
黄庭坚.忆邢悖夫[A]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255.
引证文献
2
1
施常州.
论赵蕃行役诗的特点[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9(6):79-85.
2
王亚丽.
赵蕃行役诗的特点[J]
.智库时代,2019,0(8):252-252.
1
张晓光.
冬[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5):5-6.
2
岳振国.
晁补之羁旅行役诗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4,24(5):624-627.
3
李青云.
杜甫咏月诗的情感意蕴[J]
.鄂州大学学报,2014,21(5):32-34.
被引量:1
4
何传跃.
羁旅行役诗鉴赏训练[J]
.考试(高考文科版),2011,0(5):20-22.
5
李晋.
末世情怀的悲悯与苍凉--海派文学之张爱玲[J]
.卷宗,2014,4(8):379-379.
6
王莹.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3).
7
李双月.
晚唐社会对吴融诗歌创作的影响[J]
.山东文学,2010(3):110-111.
8
李福标.
先秦散文对皮日休的影响[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13(2):21-24.
9
张丽丽,何浩.
论晚唐弃妇诗歌[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6):9-9.
10
魏峨.
论杜牧的女性题材诗[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78-81.
被引量:3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