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西省低碳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从低碳经济视角以及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角度,界定了山西省低碳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依据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提出构建低碳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的途径,即通过建立低碳型煤炭循环工业园区,依托能源技术、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等关键因素创新来打造低碳型煤炭产业集群。
作者
张洪潮
王亚丽
机构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煤炭经济研究》
2011年第11期13-17,共5页
Coal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产业聚集视角下西部煤炭产业跨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09BJL058)
关键词
煤炭产业集群
低碳经济
山西省
分类号
F4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6
1
李瑞军,武强,张景飞.
东北地区煤炭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7(6):29-31.
被引量:2
2
孙丽芝.
基于产业集群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
.机械管理开发,2008,23(2):118-119.
被引量:3
3
冯奎.
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
.对外经贸实务,2009(10):9-12.
被引量:43
4
金英姬,靖丽.
基于GEM模型的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
.经济师,2011(4):207-209.
被引量:2
5
DTI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Energy White Pa- 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M]. London: TSO, 2003.
6
胡志伟,刘勇.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0(4):69-78.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吴德进.
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
.中国工业经济,2004(7):14-20.
被引量:104
2
谢家平,孔令丞.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15-22.
被引量:84
3
程达军.
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配套体系[J]
.商业时代,2005(26):4-5.
被引量:4
4
程达军.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系统结构与动力比较[J]
.改革与战略,2005,21(9):57-59.
被引量:10
5
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
对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黑龙江金融,2005(12):25-26.
被引量:3
6
庄贵阳,谢倩漪.低碳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EB/OL].中国网,2009-12-11.
7
山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
8
彭晓英,张庆华,张润涛.
黑龙江煤炭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评价[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00-602.
被引量:7
9
李敏,刘和东.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8-220.
被引量:5
10
黄栋,李怀霞.
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09(5):48-49.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78
1
宗娟娟,卞正富,董霁红.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煤炭资源型地域分区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8(11):11-13.
2
赵广华.
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建设[J]
.中国国情国力,2010(8):7-11.
被引量:7
3
谢丹.
低碳经济趋势下之中国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4-15.
被引量:3
4
王亚柯,娄伟.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95-99.
被引量:17
5
汤清,袁慧明.
谈金融危机下各国产业政策的新特征[J]
.商业时代,2010(23):108-109.
被引量:1
6
吴晓波,赵广华.
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0(8):15-19.
被引量:18
7
王国红,陈大鹏,刘颖.
有核集群产业集成化过程的演化博弈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9):92-96.
被引量:6
8
李冀平.
民营经济走低碳化发展道路的思考——以泉州民营经济为例[J]
.综合竞争力,2010(5):78-83.
被引量:2
9
王淑荣.
大连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7):3-4.
被引量:4
10
王国印,王动.
环境规制与企业科技创新——低碳视角下波特假说在东部地区的检验性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0,23(5):70-7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4
1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被引量:779
2
胡振琪,李晶,赵艳玲.
矿产与粮食复合主产区环境质量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科技导报,2006,24(3):21-24.
被引量:58
3
李忠民,周弘.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6):41-45.
被引量:11
4
王锋正,郭晓川.
资源型产业集群与内蒙古经济发展[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51-53.
被引量:16
5
张吉雄,缪协兴,茅献彪,陈中伟.
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煤柱矸石置换开采的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A01):2687-2693.
被引量:33
6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
7
秦皇岛煤炭网.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EB/OL].(2010-01-21)[2014-11-24].http://www.cqcoal.com/news/Z02/2199522.html.
8
黄敬军,倪嘉曾,赵永忠,宋云飞,朱谷.
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评指标研究[J]
.中国矿业,2008,17(7):36-39.
被引量:71
9
高延鹏,吕贵兴.
刍议资源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J]
.商业时代,2009(10):86-86.
被引量:1
10
王社平,刘建功,祁泽民,赵庆彪.
邢东煤矿绿色矿山建设集成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9,37(11):125-12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3
1
张洪潮,赵丽洁.
煤炭产业集群与煤炭资源富集区经济耦合效应评价:基于山西省的研究[J]
.中国矿业,2013,22(3):53-57.
被引量:1
2
张文.
煤炭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研究[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5(1):91-95.
被引量:1
3
胡振琪,肖武.
关于煤炭工业绿色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基于生态修复视角[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4):35-42.
被引量:65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顾成进,杨宝贵,路绍杰,古文哲,杨发光.
双碳背景下龙王沟煤矿新型绿色矿山建设[J]
.煤炭科学技术,2023,51(S01):440-448.
被引量:2
2
杨宏飞.
青龙寺煤矿智能矿山研究与实践[J]
.工矿自动化,2022,48(S02):37-41.
被引量:1
3
宁璐,崔向新,刘艳萍,杨振奇.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露天矿土壤侵蚀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22(22):132-138.
被引量:3
4
曹太平,李爱群.
太钢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生产[J]
.太钢科技,2000(1):27-30.
5
王心芬,程民治.
试论大学物理授课中的美育[J]
.工科物理,2000,10(4):55-59.
被引量:2
6
邓五先,王金强.
千米高突矿井多煤层开采绿色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J]
.能源与环保,2020,42(10):186-191.
被引量:2
7
于昊辰,卞正富,陈浮.
矿山土地生态动态恢复机制:基于LDN框架的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20,34(9):86-95.
被引量:14
8
张洪亮,徐静茹.
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影响要素研究[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4):12-16.
9
陈秋计,朱小雅,侯恩科,李继业,杭梦如.
矿区复垦林地生态修复无人机监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10):192-197.
被引量:10
10
侯竟,于昊辰,牟守国,卞正富.
中国西部煤矿区土地退化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11):206-216.
被引量:10
1
翟燕妮,席宇.
煤炭产业集群发展之路[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2):17-18.
2
崔长琪.
区域开发环境对煤炭产业集群的影响分析[J]
.时代经贸,2012,10(6):156-156.
3
张弛,尚婷.
黑龙江省煤炭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J]
.经济视角(中),2011(9):119-120.
被引量:2
4
李准锡.
发展新型煤炭产业集群,提升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J]
.价值工程,2012,31(34):7-8.
5
毛旭艳,孔寅.
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J]
.中国矿业,2011,20(10):32-35.
被引量:5
6
刘晓辉.
山西煤炭产业集群形成的研究对策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0):107-109.
被引量:3
7
孙慧,刘媛媛,张娜娜.
基于AHP的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0):54-58.
被引量:7
8
王丽茜,张洪潮.
煤炭产业集群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学之友(下),2012(4):120-122.
被引量:1
9
张娜.
产业转型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集群构建研究[J]
.商,2013(14):270-270.
10
张文.
煤炭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研究[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5(1):91-95.
被引量:1
煤炭经济研究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