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生情绪及其表达方式调查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探讨大学生被试2周内体验到的情绪(积极、消极)及情绪表达方式。采用问卷法对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统计情绪计数、情绪表达。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出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3,P=0.004);积极情绪表达、消极情绪表达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积极情绪不表达与消极情绪不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8,P=0.007);消极情绪采取消极表达的方式显著多于积极情绪(Z=-3.245,P=0.001)。结论:①大学生消极情绪显著多于积极情绪;②在情绪表达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积极情绪不表达与消极情绪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消极情绪采取消极表达的方式也显著多于积极情绪;④需引导大学生更多采用认知重评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
作者 邢丹 毕岩
机构地区 鞍山师范学院
出处 《校园心理》 2011年第6期393-395,共3页 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2Clark LA, Watson D, Leeka J.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positive affects. Motiv Emo, 1989, 13: 205-234.
  • 3Watson D, Clark LA, Tellegen 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 J Person Soc Psychol, 1988, 6: 1063-1070.
  • 4杨集梅,郑涌,徐莹.积极情绪研究述评:健全人格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149-152. 被引量:8
  • 5郑容.情绪调节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10):88-9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44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