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形象思维应用于短语动词的认知——以“go-phrase”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短语动词的理解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很多时候被认为是固定搭配,从而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更愿意尝试去发现和挖掘"固定搭配"的内在工作机制和理解机制。以"go"的系列词组为例,通过形象思维来解释短语动词的理解过程,对短语动词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
曾建松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形象思维
"go"的系列词组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瑛,范丽丽.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get off为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93-97.
被引量:4
2
伍小君.
论形象思维与翻译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26-27.
被引量:11
3
邱文生.
思维认知与翻译——以概念思维与形象思维为视角[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17-2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徐莉娜.
英译汉中的逻辑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外化”——Translate between the Lines[J]
.中国翻译,1997(2):21-24.
被引量:11
2
周方珠.
语境与选词[J]
.中国翻译,1995(1):10-13.
被引量:26
3
罗山川.
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
.中国翻译,1988(5):9-10.
被引量:3
4
许钧.
思维·语言·翻译[J]
.语言与翻译,1994(3):80-87.
被引量:13
5
姜秋霞.
审美想象与文学翻译的“等值阈”[J]
.中国翻译,2001,23(6):49-52.
被引量:36
6
李瑛.
转喻喻体优先选择原则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75-78.
被引量:8
7
李瑛,文旭.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外语教学,2006,27(3):1-5.
被引量:205
8
张喆,赵国栋.
“概念”刍议[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4):29-32.
被引量:12
9
王朝培.
英语短语动词语义构成的认知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219-223.
被引量:19
10
戴炜栋,陆国强.
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J]
.外国语,2007,30(3):10-16.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4
1
曹琦.
近五年我国笔译教学研究状况[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9):66-72.
被引量:3
2
刘傲冬.
对翻译教学的思考[J]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59-62.
3
肖春艳,郑琳静.
论语境对翻译的制约[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6):940-942.
被引量:3
4
陈音稳,尹德谟.
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11-115.
被引量:3
5
伍敬芳.
英汉存在句方向的认知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2):69-72.
被引量:1
6
张林玲.
思维还原 篇章重构——《赫兹列散文精选》翻译笔法赏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158-161.
7
李培娥.
英语教学中表象研究综述[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7(4):41-44.
8
赵小娟.
高职英语教学中表象理论的应用[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64-66.
被引量:1
9
李瑛.
试论认知社会语义模式的建构——兼评Putnam的社会语义观和Geeraerts的社会语义模式[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6):38-42.
被引量:1
10
徐鹏,唐雪梅.
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评述[J]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4):56-58.
1
邓贤贵.
开展ESP教学 提高外语应用能力[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2):79-82.
被引量:3
2
莫凡.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影视字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6):183-184.
被引量:4
3
邓文彬.
中国古代古音研究的兴起与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414-418.
4
姚文君.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分析[J]
.北方文学(下),2016,0(10):101-101.
5
李敏.
关于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
6
迟明赟.
交际教学法在大一综合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5-86.
7
王福祥.
话语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续)[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5):17-23.
被引量:2
8
曹红伟.
概念合成理论对语篇连贯的认知解释[J]
.北方文学(中),2014,0(12):55-57.
9
吴洁.
开展ESP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104-106.
被引量:10
10
麦晓萍.
运用信息沟理论 设计英语课堂教学[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5):291-292.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