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边疆、民族与国家:对拉铁摩尔“中国边疆观”的思考 被引量:24

Border, Nationality and State: Studies on Chinese Frontier Concepts of Lattimo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理论高度重视历史上牧业社会的重要性,改变了以农业社会为中心的中国史思考维度。特别是拉铁摩尔从中国内部文化—族群的多样性视角,通过分析牧业社会和农业社会在长城这一中间过渡地带的竞争、共生与统一的关系,开启了文化多元主义中国的历史思想取向,对中国疆域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hinese frontier concept of Lattimore, an American famous sinologist. The concept puts a high value on the importance of stockbreeding society, which has changed the Chinese history thinking angle that centers on agricultural society. Lattimore inspires the multi-culturalism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ought, which offer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to Chinese frontier concepts theory.
作者 黄达远
出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1,148,共9页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0AM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拉铁摩尔 边疆 文化多元主义 Lattimore border culture plural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潘乃谷.费先生讲“武陵行”的研究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5):39-41. 被引量:15
  • 2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疆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9日.
  • 3刘凤云:《"新清史"研究:在新的高度回归"国家认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4日.
  • 4[美]韦思谛(StephenAverill)著 吴喆 孙慧敏译.《中国与"非西方"世界的历史研究之若干新趋势》[J].新史学,2000,:173-173.
  • 5纳日碧力戈.边疆无界:万象共生的人类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8-13. 被引量:17
  • 6[美]司徒琳:《世界史及清初中国的内亚因素:美国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和问题》,《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1999年,第199页.
  • 7贾宁.美国史学界关于清代早期边疆研究的新发展[J].清史研究,1995(2):104-108. 被引量:5
  • 8马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共同历史》,《中国民族报》2009年2月6日.
  • 9[美]拉铁摩尔:《美国的拉铁摩尔教授:西域和蒙古之行--我度过青春的地方》,《参考消息》1973年2月4日-2月5日.
  • 10葛兆光.《关于重建中国历史的叙述-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J].(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385
  • 2WALKER BRIAN,DAVID SALT.Resilience Thinking: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M].Washington,Covelo,London:Island Press,2006.
  • 3WOLLOCK JEFFREY.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Some Implications for thye Language Sciences[M] //LUISA MAFFI.On Biocultural Diversity:linking Language,Knowledge,and the Environment.Washington and Lond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2001.
  • 4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 5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 6MAFFI LUISA.Introduction: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M] //LUISA MAFFI.On Biocultural Diversity:linking Language,Knowledge,and the Environment.Washington and Lond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2001:8.
  • 7克罗斯比.生态扩张主义:欧洲900-1900年的生态扩张[M].许友民,许学征,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 8暴庆五.游牧蒙古人的生态观[M] //刘仲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 9BATESON GREGORY.Mind and Nature:A Necessary Unity[M].New York:Bantam Books,1980[1979].
  • 10FOLEY WILLIAMS.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43-48.

共引文献1429

同被引文献335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