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语隐喻语言的认知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不仅起修饰作用,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频繁地出现在英语语言中,人们可以通过它来理解英语语言的抽象意义和复杂状况。
作者
房晓静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商洛学院外语系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陕西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84)
关键词
英语语言
隐喻
内涵
认知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姜玲.
论英语隐喻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126-128.
被引量:3
2
林书武.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
.外国语,2002,25(1):38-45.
被引量:20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8
2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7-15.
被引量:515
3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14-22.
被引量:279
4
聂亚宁.
Beyond的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隐喻意义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36-38.
被引量:25
5
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88-93.
被引量:118
6
李福印.
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4):44-49.
被引量:49
7
苏晓军,张爱玲.
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
.外国语,2001,24(3):31-36.
被引量:150
8
汪少华.
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24(3):37-43.
被引量:143
9
黄华.
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0-22.
被引量:52
10
李勇忠,李春华.
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6-28.
被引量:106
共引文献
207
1
蔡婷婷.
“脸”的隐喻研究——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库对比[J]
.汉字文化,2022(12):147-150.
2
赵亚玲.
英汉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8):87-89.
被引量:8
3
姜玲.
英语隐喻句的原型-模型论视角[J]
.时代文学,2009(10):86-87.
被引量:1
4
李慧艳.
论概念隐喻、整合理论与隐喻推理[J]
.文教资料,2008(12):37-40.
被引量:3
5
李天紫.
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对中英文化的影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2):235-237.
被引量:3
6
谢美蓉.
隐喻理论视域中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4):153-156.
被引量:3
7
张涵.
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81-182.
8
曾华.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隐喻能力培养研究[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83-86.
被引量:4
9
杨迪,宋岳礼.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2):151-152.
10
柏桦.
新闻标题的隐喻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177-17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高苗.
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 唤醒缺失的人文精神——谈理工科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3):91-95.
被引量:2
2
杨静.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8):185-187.
被引量:5
3
苏超华.
隐喻语言的魅力与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169-17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贺春艳.
语言的魅力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155-156.
1
宋丽.
让句子更生动[J]
.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1(1):16-16.
2
王金芳.
《诗经》语气副词考察[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4):83-86.
3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出版[J]
.外国语,2004,27(3):70-70.
被引量:3
4
李洪斌.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语言[J]
.商情,2012(45):172-172.
5
尚晓红.
网络语言的认知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98-299.
被引量:1
6
余梅冰.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4):62-64.
被引量:3
7
左琛.
区别词、副词的辨认[J]
.中文自修,1996(10):8-9.
8
邢志明.
「まもなく」和「やがて」的异同[J]
.日语知识,2010(8):15-16.
9
马春玲.
谈惯用语的比喻性[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3):42-44.
10
陈淑君.
初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方法[J]
.俪人(教师),2014(5):49-49.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