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汉代人才培养、选拔对《诗经》的影响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文治方面,武帝时期确立的以儒为本、以经取士的人才选拔机制成为后武帝时代的根本国策。由于《诗经》具有易于记诵的文体优势,为了仕途利禄,士子多以《诗经》为学习对象,促成了崇《诗》社会的形成。在人才培养、选拔指导思想上,维护封建一统,强调礼制,注重教化,为现实政治服务等要求,从根本上决定了《诗经》诠解的现实政治性与礼制教化倾向,促进了美刺模式的形成。"故"、"说"、"传"等作为《诗》诠释的三种体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教学规律,出于教育、培养经学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汉代人才培养、选拔的政策转变,决定了注重师法家法,删减章句,疏远今文而渐重古文的《诗》学风气。
作者 韦春喜
机构地区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4,共11页
基金 第4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汉代选士制度与文学>(20100480417)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应劭.《风俗通义·序》,见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上册,第4页.
  • 2《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史记》卷九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册,第2699页.
  • 3韩婴.《韩诗故》卷下,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第1册,第519页.
  • 4《孟子·万章上》,见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5页.
  • 5韩婴.《韩诗说》,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第1册,第530页.
  • 6申培.《鲁诗故》卷上,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广陵书社2005年版,第1册,第466页.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