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4期6-8,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王哲,刘明柱.上海交通大学数学学科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的改革试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49-51. 被引量:2
-
2王子成,殷昌义,竺曼莉.从硕博连读到学硕连读[J].教育发展研究,1999,19(S1):27-31. 被引量:6
-
3胡文续,廖文武.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7):24-27. 被引量:15
-
4孙大廷,唐余明.关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点滴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5(4):63-66. 被引量:6
-
5罗英姿,钱德洲.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J].江苏高教,2007(1):83-85. 被引量:6
-
6张小明.对“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6,17(2):74-76. 被引量:12
-
7熊映平.博士生培养“本土化”途径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6(2):69-71. 被引量:1
-
8孙莱祥 王留栓.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1999,(24).
-
9吴镇柔.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
10张国栋,吴松.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8(2):36-3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9
-
1叶晓梅,马莉萍.贯通式培养博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基于某顶尖大学不同学科十届博士的追踪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2):77-86. 被引量:1
-
2牛梦虎.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的学科路径探析——基于对研究生院高校教师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46-53. 被引量:14
-
3张国栋.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J].中国高教研究,2009(9):37-39. 被引量:18
-
4刘翠琼,贾黎明,常新华.提前攻博选拔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4):123-124.
-
5熊玲,李忠.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5. 被引量:35
-
6朱利斌,吴帆,汪华侨.基于高质量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招生机制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31-35. 被引量:5
-
7刘新文.从学位授予情况反思基础医学博士生培养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23-26. 被引量:4
-
8张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13-16. 被引量:32
-
9兰勇.学术性教学:本-硕-博衔接之道[J].现代大学教育,2015,31(4):105-110. 被引量:10
-
10刘劲松,徐明生.贯通式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困境与重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47-51. 被引量:23
-
1史耀媛,卢朝阳,王汉江.我国博士生培养创新路径探讨[J].理论导刊,2008(3):93-94. 被引量:6
-
2李浩,李金林.我国机械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48-51. 被引量:4
-
3李平.我国博士生培养机制优化:招生制度与课程设置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26-29. 被引量:4
-
4马海泉,张洪志.遵循社科规律改革博士生培养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28-29.
-
5于书洁,史长丽,于嘉林,李健强,吕艳.基于学科组织创新的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70-73. 被引量:6
-
6胡庆波.直读博士,我为何“生不如死”[J].法律与生活,2006,0(23):25-26.
-
7刘扬忠.建立理论、文献、创作三结合的古代文学博士生培养机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1):15-17. 被引量:1
-
8乔雪峰,于书林.外语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困境及出路:基于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的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25-29. 被引量:2
-
9李晓华.昆士兰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培养机制简述[J].中国教师,2013(15):74-75. 被引量:1
-
10韩萌.英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机制及其启示——基于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8):96-104.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