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大学城实施“三区联动”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区联动"是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和学者在总结国外大学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大学师生与当地居民、企业混合以及我国大学城建设和研究的实际所提出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大学城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发展"三区联动"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大学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作者
何静
张歆祺
宗传宏
机构地区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11年第10期92-95,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09YS280)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J50703)
关键词
大学城
三区联动
策略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赵祖地,李密.
厘清关系 确保大学城健康发展[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5):11-14.
被引量:3
2
王舜书.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3,0(1):6-6.
被引量:1
3
章仁彪.
集聚与辐射:大学城规划建设及功能[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4):19-21.
被引量:5
4
任立良,黄林楠.
知识创新与高校教育[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74-78.
被引量:2
5
杨玉良.
关于“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思考[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29-31.
被引量:5
6
刘文俭.
高校知识创新应树立市场观念[J]
.科学与管理,1999,19(1):49-50.
被引量:3
7
王生洪.
校区园区社区联动加速新型创新区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6(3):30-32.
被引量:5
8
D M 阿米登 D J 斯克姆.全球知识创新基础设施.国外社会科学,2000,.
9
李金龙 楼一峰.知识创新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2000,.
10
王森龙.
“三区联动”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上海教育,2006(11A):34-3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2]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187.
2
[3]陈述彭.数字地球百同[Z].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0-135.
3
潘懋元,高新发,胡赤弟,张慧洁.
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36-41.
被引量:77
4
程斯辉,余学敏.
论建设大学城的几个问题[J]
.教育研究,2002,23(9):44-49.
被引量:29
5
俞建伟.
国外大学城概览[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10):40-44.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6
1
陈光,陈厥祥,卢涛.
建立高教园区管理体系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5):141-146.
被引量:1
2
许捍卫,张友静.
论GIS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测绘通报,2005(3):62-65.
被引量:36
3
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4-36.
被引量:10
4
张立.
大学城是“政策的失误”还是“建设管理的价值偏离”——大学城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9):72-80.
被引量:4
5
谢飞.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模式——上海杨浦区“三区联动”创新体系案例分析[J]
.中国信息导报,2007(4):8-11.
被引量:1
6
王旸,黄震方,周年兴.
游憩需求及大学城功能优化实例研究[J]
.商业时代,2007(26):105-106.
被引量:1
7
饶勇,饶远.
南昌高校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4):74-76.
被引量:8
8
熊毅.
论体育对大学城管理的促进作用[J]
.价值工程,2008,27(9):135-136.
9
王小芳,张永庆.
从产业链视角解构“三区联动”战略[J]
.上海城市规划,2009(2):7-10.
被引量:2
10
郑锦荣.
创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物流技术,2010,29(5):152-15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长明.
硅谷之路[J]
.学术界,2001(5):183-202.
被引量:14
2
熊胜绪.
硅谷科技企业的融资、产权与治理结构及其启示[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2):67-71.
被引量:13
3
夏光,屠梅曾.
“三区联动”的内涵、机制剖析及理论演进脉络[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9):102-108.
被引量:24
4
郜振廷,赵江娜.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7,21(11):49-52.
被引量:7
5
张永庆.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论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3-16.
被引量:11
6
刘芹,张永庆,樊重俊.
基于动力机制的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9):55-58.
被引量:5
7
王小芳,张永庆.
从产业链视角解构“三区联动”战略[J]
.上海城市规划,2009(2):7-10.
被引量:2
8
李建强,黄海洋.
“三区联动”的主要模式及其多维视角解析[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14(3):127-131.
被引量:7
9
张雷,徐凤兰.
“三区联动”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0(2):20-22.
被引量:10
10
张艳红,黄启.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暴露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0(8):157-1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王一帆,陈怀录.
国际知识创新村构建探讨——以兰州新区建设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6):10700-10702.
2
邱蓉,华晶.
新型开发区“三区联动”均衡分析[J]
.中国商贸,2014,0(10):215-218.
3
李栓久,吴宇,马芸.
我国研究生科技型创业教育的策略研究--基于创始人为研究生学历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3):47-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敏,王耀南,谭浩然,江未来,张辉.
专创融合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以湖南大学控制学科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1):54-57.
被引量:14
1
玉胜贤,易华.
三区联动理论研究述评[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22(1):68-73.
被引量:2
2
白冰,符惠明.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J]
.成才之路,2016(12):5-6.
3
白冰,符惠明.
创新创业人才“三区”联动培养体系探讨[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1):34-36.
被引量:1
4
叶明海,翟庆华,段存广.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形成特色——以同济大学为例[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5):47-49.
被引量:5
5
黄春香.
从“三区联动”谈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经济发展之路[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99-102.
被引量:5
6
官芹芳.
坚持三区联动,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上海教育,2010(19):36-37.
7
周爽,冯晓萍.
山西大学城建设与山西地方经济发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S4):47-49.
被引量:1
8
张金兰.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喜忧及其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9):76-78.
被引量:4
9
许炳,徐伟.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29-32.
被引量:10
10
孙家明.
论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悖论与消解[J]
.成人高等教育,2009(3):35-37.
高等农业教育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