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甜(辣)椒环境友好型种植生态调控治理病害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针对山西省甜(辣)椒在农田种植、生产中产生的病害为害问题,作者提出了利用环境友好型,高低秆作物菜粮间套种、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等生态系统,来提高土地、空间、水、热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建立1个以农业生态调控为主、综合治理的椒园。结果表明:甜(辣)椒-玉米高低秆作物间套种,可利用玉米作物的根基效应和屏障效应,抑制、隔断辣椒疫霉病菌的繁殖和蔓延(有病的椒田可少量穴施化学杀菌剂,疫霉病发病率控制在8%以下);通过高秆玉米的遮阳作用和高低秆作物的群体效应,又减轻了病毒病和日灼病(病毒病发病率<10%、日灼病发病率<3%)。由此,提高了甜(辣)椒质量。秋收后,把玉米秸秆剪碎覆盖在椒田的垄沟内,一则玉米秸秆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覆盖椒田后可增加土壤腐殖质,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二则玉米秸秆覆盖地面后可挡住太阳的直射光,降低土壤温度,并可吸收部分水分,增加膜间水分。当玉米秸秆发酵后产生的固氮菌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还可抑制疫霉菌。可使山西地区甜(辣)椒农田种植生产向环境友好型、病害治理可持续的生态椒园方向发展。
作者 张琦 安翊国
出处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94-94,共1页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项目(2007072010) 山西省财政支农项目(2010NCYS-16)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1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