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人口规模过快膨胀和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引发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与瓶颈。如何认识这一矛盾?从何人手去缓解矛盾?目前各方面依然没有形成共识,行动也缺乏统筹。破解这一难点问题,关系城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
赵峰
机构地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11年第6期26-30,共5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关键词
人口资源环境
北京
经济社会发展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人口规模
水资源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1
魏保义,张卫红,张晓昕.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市水资源的安全保障[J]
.北京规划建设,2010(6):35-38.
被引量:2
2
冯晓英.
统筹规划配置 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J]
.北京观察,2010(6):40-41.
被引量:2
3
张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初探[J]科技信息,2009(03).
4
梁昊光,汪小勤.
北京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硬约束与突破[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1):73-7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毛锋.适度人口与控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
[4]黄恩铭、欧晓昆等.可持续发展的评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善林格出版社,2001.
3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4]林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8
1
彭文英.
北京新城环境及建设问题探讨[J]
.城市,2009(10):61-66.
被引量:2
2
梁昊光.
60年来北京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1):90-97.
被引量:1
3
杨环.
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问题研究[J]
.中国经贸,2011(12):130-130.
4
杨国梁.
转变首都经济发展方式:意义、约束与路径选择[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26(1):14-17.
被引量:1
5
王文杰.
对科学管理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思考与建议[J]
.调研世界,2014,0(8):8-10.
被引量:1
6
姜玉.
瞬时人口的构成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4(27):70-71.
被引量:1
7
崔向华,张卓.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大都市区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名城,2015,0(3):39-46.
被引量:1
8
姜玉,张刚.
基于停留时间角度的北京市瞬时人口构成初探[J]
.统计与决策,2016,32(1):8-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6
1
童玉芬.
关于人口对环境作用机制的理论思考[J]
.人口与经济,2007(1):1-4.
被引量:8
2
梁昊光,汪小勤.
北京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硬约束与突破[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0(1):73-78.
被引量:9
3
陈庆,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
基于STIRPAT模型的武汉市环境影响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S1):100-104.
被引量:21
4
郭志刚.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初步理论思考[J]
.人口与经济,2000(6):12-16.
被引量:25
5
徐中民,程国栋.
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05,27(5):767-773.
被引量:71
6
张绍良,张国良.
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
.系统工程,1996,14(3):45-49.
被引量:151
7
陈冬冬,高旺盛,陈源泉.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983-1988.
被引量:52
8
龙爱华,徐中民,王新华,尚海洋.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10):3358-3365.
被引量:124
9
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常慧丽,李钢.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53-861.
被引量:130
10
王中兴,兰继斌,徐玲.
模糊群决策的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法[J]
.模糊系统与数学,2007,21(2):79-8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王莹莹.
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2):135-140.
被引量:7
2
赵弘,李柏峰.
促进首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9(1):15-20.
被引量:2
3
王文杰.
对科学管理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的思考与建议[J]
.调研世界,2014,0(8):8-10.
被引量:1
4
孙波.
近五年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5(4):11-12.
被引量:1
5
王旭,王永刚,孙长虹,潘涛.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水环境压力的影响:基于STIRPAT模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S2):48-52.
被引量:6
6
傅才武,钱珊.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历史镜鉴[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3):8-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张宁,丁杰.
浙江省水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33-40.
2
黄婷婷,朱洁萍,张蕾.
北京市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评价[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3):5-10.
被引量:5
3
赵爽,陈歆悦,石璞洁.
对大学生就业地域意向的研究——一种理性理论选择的解释[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44-44.
4
张领先,张标,范双喜,李鑫星.
基于全产业链的北京“互联网+蔬菜产业”行动计划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5):109-112.
被引量:6
5
赵婕.
国内人口经济学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23):18-19.
6
马超平.
生态经济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广州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15(24):1-2.
被引量:2
7
胡家僖,管宏友.
基于STIRPAT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的废水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40(3):355-359.
被引量:6
8
朱芬华.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7-11.
被引量:4
9
闫胜文,刘加珍.
聊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9):6-9.
被引量:3
10
侯欣彤,田驰,韩振南,黄小锐.
基于自主生命周期软件对原镁生产的碳足迹评价[J]
.辽宁化工,2020,49(12):1522-1528.
被引量:2
1
郑红,陈崇光.
低碳技术在废水治理上的应用[J]
.能源环境保护,2011,25(3):17-19.
被引量:1
2
杜庆萍.
我国环境执法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科技与企业,2014(15):168-168.
3
庄庆太.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
.科技传播,2016,8(14).
4
汪新.
企业清洁生产现实困境及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16,0(12):120-121.
5
叶立梅.
北京人口压力成因及缓解的方法与思路[J]
.北京规划建设,2010(2):105-107.
被引量:5
6
北京生活垃圾首现负增长 上半年人均少扔10kg[J]
.环境卫生工程,2010(4):61-61.
7
王丹慧.
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困境及对策[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3):44-44.
被引量:1
8
孔云梅.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J]
.河南农业,2011(9):60-61.
9
彭松林,梅仕高.
浅谈基层安全干部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安全,1997,18(1):35-36.
10
朱娟.
万州区环境保护项目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4):79-81.
被引量:1
北京规划建设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