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评价与规划》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要求,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结合我校现阶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师队伍要求、案例素材编制等方面对《环境评价与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
王新刚
陈海丰
陈芳艳
机构地区
江苏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科技视界》
2011年第25期25-26,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基金
江苏科技大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分类号
X8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3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张智钧.
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12):139-141.
被引量:139
2
崔龙哲.
“环境影响评价”改革与实践——大气环评软件开发与辅助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9):93-9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马辉,崔龙哲,Kim Deug-soo.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AirEIA软件开发[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22-24.
被引量:1
2
ShirleyAnnJackson,学白羽.
工程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7.
被引量:6
3
殷瑞钰.
关于工程与工程创新的认识[J]
.科学中国人,2006(5):21-25.
被引量:9
4
张英彦.
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
.教育研究,2006,27(5):46-49.
被引量:142
5
王平,陈勤.
病入高校[J]
.中国改革,2006(7):22-22.
被引量:2
6
张景成.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2):105-106.
被引量:4
7
张波,吴春笃,储金宇.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94-96.
被引量:39
8
余寿文.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2):9-11.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39
1
赵羽习,申士军,姜秀英,邹道勤,金伟良,罗尧治.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教学改革中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55-58.
被引量:13
2
郑其婷,张金钢.
“卓越计划”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
3
靳宏,陈虹,莫岳平.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S1):51-54.
被引量:2
4
张莹.
高等工程教育的“卓越”发展[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5(1):22-24.
5
沈明君,赵立恒.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14).
6
张全柱,雷旻,黄成玉.
应用型本科行业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13,0(36):269-270.
7
鱼曼曼.
“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官产学合作[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4):64-65.
被引量:15
8
张莹,刘春媛.
关于应用型本科实施“卓越计划”的探索[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8):141-141.
被引量:5
9
霍艾迪,邓红章,孙志国.
专业综合型项目教学法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应用研究[J]
.商情,2011(15):114-115.
10
牛显春,周建敏,陈梅芹.
卓越工程师培养下的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研究[J]
.广东化工,2011,38(8):183-18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7
1
王建宏,陈家庆.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式教学实践与体会[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05-106.
被引量:14
2
赵锦慧,李海燕,黄浦江.
探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践教学环节[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4):111-112.
被引量:8
3
魏学锋,苗娟,董铁有.
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90-92.
被引量:11
4
王开峰.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1,38(5):280-281.
被引量:14
5
张春晖,何绪文,于彩虹,章丽萍,于妍.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8-20.
被引量:36
6
唐守尧.
中职学生对任务教学法可接受程度的调查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70-71.
被引量:1
7
徐明.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11(25):27-2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新刚,陈海丰,陈晨,陈芳艳.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51-51.
被引量:5
2
陈娟.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才智,2015(2):30-3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高凡,王敬贤,刘云.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15-117.
被引量:5
2
安慧,耿春香,闫来洪,王志伟.
石油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J]
.广州化工,2015,43(23):265-266.
被引量:3
3
邢松辉.
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J]
.环境与发展,2018,30(8):27-27.
被引量:7
4
戴文灿,谢武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为例[J]
.广东化工,2023,50(7):227-228.
被引量:5
5
刘青龙.
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改革与实践应用[J]
.现代职业教育,2017,0(31):146-147.
1
邱珊.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环境学科学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职工教育,2013,0(10X):51-52.
被引量:1
2
贾雨,王飞.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5):95-98.
被引量:2
3
史凯.
基于卓越计划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科技投资,2013,0(30X):211-211.
4
殷进,纪荣平,陆建兵,张娅,阮菊俊.
基于卓越计划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探讨[J]
.广东化工,2013,40(16):222-223.
被引量:1
5
成功加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工作续谱新章[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8(4).
6
邱贤华,杨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育改革-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加入讨论式教学[J]
.江西化工,2014,30(4):211-212.
7
NI唤醒下一代卓越工程师——NI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教师交流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5,34(8):10-10.
8
张华,黄健,张勇,王坤,杨伟伟.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污水厂初步设计实施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2015,14(11):6-9.
9
谢建春.
提高环境与人类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措施[J]
.科技信息,2013(21):194-194.
10
陈天明,丁成,陆海龙.
“卓越计划”体系下环境工程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12(11):20-21.
被引量:5
科技视界
2011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