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四论”视角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策应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展开,就这一研究从四个不同视角如概念涵义、背景视野、知行价值和方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要阐释"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层递性内涵,要植入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应有独到的知识理论意义和行为实践价值,要立足于新现象新事物提炼新方法新路径等。
作者
郑晓燕
机构地区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6-230,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媒介
素养
教育
研究
视角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16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张志安,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
.新闻记者,2004(5):11-13.
被引量:532
2
卜卫.媒介素养的国际发展与本土经验.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
3
朱苏飞,赵渊."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意义建构和发展路径[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
章于炎.媒介融合;从优质新闻业务、规模经济到竞争优势的发展轨迹.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
5
孟建,赵元珂.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
.新闻传播,2007(2):14-17.
被引量:68
6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29-33.
被引量:335
7
胡连利,王佳琦.
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1):26-32.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29-33.
被引量:335
2
陈龙.
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26-29.
被引量:50
3
蒋晓丽.
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及特定原则[J]
.新闻界,2004(5):20-21.
被引量:11
4
谢金文.
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浅谈[J]
.新闻记者,2004(11):41-41.
被引量:11
5
陈莉 ,林井萍 .
浅议网络媒介素养及其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05(3):62-63.
被引量:4
6
汤莉萍,殷俊.
未成年人与网络素养教育——兼论媒介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J]
.声屏世界,2005(2):33-34.
被引量:2
7
李月莲.
外来媒体再现激发文化认同危机——加拿大传媒教育运动的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5(4):49-57.
被引量:11
8
田维义.
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93-96.
被引量:36
9
牛新权.
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J]
.新闻记者,2005(4):52-55.
被引量:20
10
凯丽.巴查尔格特,张开.
媒介素养与媒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2):18-19.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916
1
陈世华,黄鑫.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状况与缺憾——基于南昌某高校的调查[J]
.教育学术月刊,2019(12):88-93.
被引量:18
2
许振波,陈翌阳.
突发公共事件中“意见领袖型”科研人员的媒介素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考察[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60-62.
3
刘鸣筝,梅凯.
从媒介技能到智媒价值观:智媒时代的媒介素养升维[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6):25-36.
被引量:1
4
祖静,封孟君,郝爽.
2003—2018年儿童媒介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99-103.
被引量:2
5
马超.
媒介类型、内容偏好与使用动机: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多维探析[J]
.全球传媒学刊,2020(3):115-138.
被引量:10
6
舒扬.
高中作文教学:影视资源的杠杆效应[J]
.文山学院学报,2021,34(4):115-120.
被引量:1
7
崔亚娟.
融媒体视域下科普视频的跨媒介叙事研究[J]
.科普研究,2023,18(6):14-23.
被引量:5
8
汪天颖.
回溯与展望: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建构与实践逻辑[J]
.教育传媒研究,2024(S01):51-54.
9
丁颖佳.
浅析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
.中华少年,2019(32):69-70.
10
叶菲.
IOM三维度模型:地方政府媒介素养的分析框架与提升路径——基于W市相关案例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5):37-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许浩.
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4):108-109.
被引量:27
2
胡连利,王佳琦.
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1):26-32.
被引量:33
3
何川.
国内信息无障碍的现状及展望[J]
.现代电信科技,2007(3):4-8.
被引量:28
4
自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68.
5
王帝.微博“约架”:从网络语言暴力到现实的拳头[N].中国青年报,2012-07-23.
6
[加]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一它如何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沈泽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
白传之,等.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
祝华新等.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2-01-07]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2012/0107/51604.html.
9
陈子健,孙祯祥.
信息无障碍视角下网站的导航设计[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9):6-8.
被引量:8
10
曾颜璋.
论道德建设的立法推进——一个比较法的视角[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45-4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杜正华.
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传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以湖北鄂南地区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9):283-284.
2
蒋小花,郎杭芳.
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2012(22):41-42.
3
刘晓艳.
新媒介素养对高职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科学咨询,2013(35):28-28.
4
方海涛,周钰.
论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1):46-48.
被引量:8
5
李莲莲.
新媒体环境下视障大学生的信息无障碍建设[J]
.新媒体与社会,2016(2):181-191.
被引量:1
6
张晓艳.
提高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探析[J]
.纳税,2017,11(11):149-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咏梅.
基于高校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图书馆研究,2014,44(3):29-32.
被引量:7
2
宝斯琴塔娜.
网络新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变化与教学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14(11):128-129.
被引量:1
3
杨静.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团干媒介素养水平与提升路径[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1):225-226.
被引量:2
4
刘德群.
高校青年教师网络素养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10):64-64.
被引量:2
5
秦拓,罗意.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0):38-39.
被引量:10
6
韩红蕊,丁愉,赵承志.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网络素养现状与提升研究综述[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1):83-87.
被引量:3
7
李旭.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研究[J]
.社科纵横,2020,35(8):129-133.
被引量:2
8
刘星.
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调查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4):121-123.
被引量:1
9
孙聪.
陌生世界的转译——视障人群的无障碍艺术体验的服务设计研究[J]
.美术研究,2022(2):114-120.
被引量:7
10
赵敏.
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3):39-40.
被引量:3
1
于鸣镝.
四论连续出版物的连续性[J]
.图书情报论坛,2002(2):14-15.
被引量:1
2
刘东斌.
论“收文”不是档案——四论档案形成在前[J]
.档案管理,2008(1):26-31.
被引量:8
3
施彩霞.
期刊特色四论[J]
.出版发行研究,2000(11):55-55.
4
朱正国,李娟,郭世綖.
学报编辑四论[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7,0(1):60-61.
5
邱桂妹.
以知促行 做合格共产党员[J]
.办公室业务,2016(17):6-6.
6
秦荣国.
恶搞是恶搞者的通行证?[J]
.网络传播,2006(12):4-4.
7
方江山.
如何理解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9):60-62.
8
赵颖.
浅谈在消息写作中如何捕捉新闻线索[J]
.新闻传播,2014,0(8X):250-250.
被引量:1
9
刘海萍.
试论图书馆的科学决策[J]
.图书馆论坛,2005,25(1):22-24.
被引量:2
10
蒋春岗.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理论体系的挑战及策应[J]
.陕西档案,2007(1):17-18.
江西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