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
被引量:64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1期71-77,共7页
参考文献3
-
1周亚琴.《寻求内在经验平衡的写作》[J].当代文坛报,1997,(5).
-
2余华.《叙述中的理想》[J].当代文坛报,1997,(5).
-
3贺桂梅.《小说与现实:从反叛到理解》[J].当代文坛报,1997,(5).
同被引文献325
-
1沈婵娟.海盐地域文化对余华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318-323. 被引量:7
-
2张梦阳.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J].文学评论,2000(3):43-51. 被引量:24
-
3刘再复,刘剑梅.“天地境界”与神意深渊——关于《红楼梦》第三类宗教的讨论[J].书屋,2008(4):13-18. 被引量:4
-
4余华.三十岁后读鲁迅[J].青年作家,2007(1):22-25. 被引量:6
-
5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南方文坛,2001(4):28-39. 被引量:73
-
6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南方文坛,2002(4):4-8. 被引量:95
-
7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112-116. 被引量:9
-
8陈少华.写作之途的变迁──作家余华精神现象试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89-95. 被引量:16
-
9齐红.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J].当代文坛,1999(1):42-44. 被引量:8
-
10郅庭阁.从混沌到澄明──余华小说一种解读[J].文艺评论,1998(2):74-7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64
-
1刘思瑶.《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平等”主题[J].作家天地,2020,0(6):3-4.
-
2李富强,张永安.试析余华小说中对人性的开掘[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31-32. 被引量:1
-
3张晓峰.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2(5):103-110. 被引量:11
-
4王达敏.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5(2):54-61. 被引量:11
-
5张晓峰.从先锋写作到现代写实——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写作的转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5):786-789. 被引量:1
-
6王玉宝.虚妄:我们生存的深度真实——《在细雨中呼喊》与余华的小说创作[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35-39. 被引量:3
-
7郭运恒.向死而生——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2):127-129. 被引量:4
-
8彭爱华.近十年余华研究述评[J].宜宾学院学报,2006,6(4):58-62. 被引量:4
-
9郭运恒.终极的探寻——试论鲁迅、余华小说创作中“死亡”主题的不同意义[J].理论月刊,2006(6):126-128. 被引量:1
-
10莫付欢.从人间的“屠宰场”走向家庭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演化趋向[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9-21.
二级引证文献123
-
1刘艳.《凤凰琴》的叙述视角、人物观与叙事策略[J].东吴学术,2022(5):82-90.
-
2苗欣雨.爱的和谐——迟子建小说印象[J].时代文学,2008(11):83-84.
-
3赵树军.先锋小说流变的再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19-25.
-
4王敦.在“冷血”与“温情”之间穿行的小说叙事——兼谈余华小说叙事的民间审美文化取向[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0):3-5.
-
5姜静.刑罚背后——读莫言的《檀香刑》[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2(3):40-42.
-
6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4):36-40. 被引量:82
-
7王毅,傅晓微.从卡夫卡到辛格:中国先锋派的转向——以马原、苏童、余华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62-168. 被引量:5
-
8胡友笋."门镜"意象分析——迟子建近作《门镜外的楼道》的一种解读[J].黑河学刊,2005(4):52-54.
-
9贾汇梅.英雄式的父亲——论《许三观卖血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224-224.
-
10龚展.女性命运的不同阐释——比较《玉米》和《麦穗》[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87-89.
-
1苗珍虎.余华小说中“叙述的和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32-34. 被引量:2
-
2张蕊.虚伪与真实——读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5):11-12. 被引量:1
-
3周海燕.“虚伪的形式”下的人性悲歌——《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深层解读[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12):87-88.
-
4邢崇,王咏梅.欲望充盈的原始残酷的审美意象世界——论余华小说的美学特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18-20. 被引量:1
-
5高秋.把意义还给世界——关于《呼喊与细雨》的解读提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4,12(1):89-90. 被引量:1
-
6刘慧珍.告别“虚伪的形式”——论余华90年代转型后的作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25-28. 被引量:1
-
7张蕊.先锋实验小说的实验价值——以莫言和余华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为例[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1):41-43.
-
8王晴飞.先锋小说的常与变——以余华等人的创作转型为例[J].中国文学批评,2016(2):52-59.
-
9施军.“虚伪的形式”——论余华小说的象征世界[J].当代文坛,2011(5):73-76. 被引量:1
-
10王岩.“伪经验”时代的“经验”危机与“现实”困境——以余华新作《第七天》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73-7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