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软件技术方向)课程体系为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背景,并结合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提出了"三棱锥"模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路,构建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三棱锥"模型。
作者
程丽丽
机构地区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12期155-156,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三棱锥
软件工程
工学结合
教学方法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7
1
王霞.
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28-31.
被引量:10
2
方华.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系统性研究[J]
.职教通讯,2010(9):70-72.
被引量:5
3
张良.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0):102-104.
被引量:10
4
谢立三.
芬兰:高职的办学机制与国家作为[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54-55.
被引量:4
5
刘振湘.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推行“四位一体”产学结合[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0):48-50.
被引量:1
6
梁小婉.
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53-56.
被引量:13
7
张耘.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证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9):190-19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杨洪林.
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高职教学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5(14):79-80.
被引量:6
2
梁艳清.
高职校企结合法律完善之研究[J]
.职教论坛,2006,22(01S):32-34.
被引量:15
3
谢立三.
芬兰:高职的办学机制与国家作为[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54-55.
被引量:4
4
肖化移,李谨平.
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15.
被引量:104
5
雷世平.
试论推进工学结合的保障条件[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20-22.
被引量:18
6
张继军.
校企合作办学 工学结合育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0):19-19.
被引量:18
7
韩林.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20):129-130.
被引量:22
8
杨京楼,张金华,陈新.
浅议高等职业教育的“互动式”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06(24):36-37.
被引量:8
9
韩秋黎.
加强法规建设 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9):8-9.
被引量:2
10
周耕夫,李栋学.
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5-7.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38
1
王霞.
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28-31.
被引量:10
2
王巧巧.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1):181-183.
被引量:9
3
穆晓霞.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09,25(04Z):6-7.
被引量:10
4
钟苹,莫勇明.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9):26-27.
被引量:5
5
谢肖力.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1):99-100.
被引量:7
6
许洪军.
基于校企合作“31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电子科技,2010,23(7):117-118.
被引量:1
7
陈学平.
校企合作及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高职院校发展[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6):7-8.
被引量:1
8
刘晓倩.
芬兰高等职业教育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9):13-14.
被引量:1
9
刘玉东,邵亮,徐世江.
“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14-117.
被引量:1
10
郭德怀,袁太庆.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302-3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牟琴.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模式研究与实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2
田保军.
软件工程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103-105.
被引量:16
3
杨靖东.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6):34-36.
被引量:26
4
潘光永.
创新“工学结合”考核评价方案提升教学质量[J]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7):24-25.
被引量:3
5
张梅.
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207-209.
被引量:7
6
王金生,杨坚定.
实践教学导向性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0):140-141.
被引量:8
7
刘轶宏,董绿英,潘峰.
基于双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考核模式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2):71-74.
被引量:38
8
孙红梅,贾瑞生.
基于网络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48-51.
被引量:13
9
刘素梅.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3):15-16.
被引量:5
10
刘晓明,刘显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1(3):81-8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程丽丽.
基于教师角色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评价模型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1):147-149.
被引量:1
2
程丽丽.
“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实施学生适应性因子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57-158.
3
栗元龙.
软件工程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J]
.电子世界,2014(12):520-520.
被引量:2
4
程丽丽.
基于主动选择优化的教学项目—团队匹配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1):43-4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娟,明德廷.
软件工程课程中项目驱动下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33):130-131.
被引量:1
2
程丽丽.
基于主动选择优化的教学项目—团队匹配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5(1):43-45.
被引量:3
3
汪荣.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讨[J]
.才智,2016(34).
被引量:2
4
邢益良.
敏捷开发在高职课程团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42-144.
被引量:3
5
宋建材,薛桂香.
基于工程案例的软件工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19,2(3):14-16.
6
傅冬.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23):165-167.
1
程丽丽.
基于教师角色的“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评价模型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1):147-149.
被引量:1
2
程丽丽.
“三棱锥”式软件工程课程实施学生适应性因子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57-158.
3
贺陆军.
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构建人才培养的“三棱锥”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2(1):63-65.
4
靳桂龙,马伟.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体会[J]
.读天下,2016,0(24):275-275.
5
邵海英,邵成智.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优化[J]
.成人教育,2015,35(10):1-5.
被引量:9
6
李晓方.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8):72-72.
被引量:1
7
冯凯.
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改革[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144-144.
被引量:1
8
张耀民.
“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8):57-60.
被引量:42
9
李红日.
高职院校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09(28):214-214.
10
付雯,李响.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1):214-215.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