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苦玄参近年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苦玄参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方兔慧
丘琴
甄汉深
林广莲
黄蓓倩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24期62-62,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项目课题(04-05ZM01)
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桂科攻0235022-4)
广西教育厅课题(桂教科研[2003]22号)
关键词
苦玄参
综述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1900年版)[S].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25.
2
邹节明,吴敏菊,王力生.
苦玄参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9):664-666.
被引量:8
3
陈勇,刘婧,李立,李兵,李耀华.
苦玄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49-751.
被引量:3
4
郑成远,钟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苦玄参中苦玄参苷IA含量[J]
.化学工程师,2006,20(2):37-39.
被引量:5
5
方宏,梁小燕,宁德生,陈海珊.
苦玄参药材中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分析[J]
.广西植物,2008,28(5):708-710.
被引量:15
6
陈勇,刘婧,李兵,李立,李耀华.
苦玄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积累动态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71-372.
被引量:7
7
邹节明,王力生,郭亚健,王征,王睿陟.
苦玄参中一个新苦玄参酮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英文)[J]
.药学学报,2005,40(1):36-38.
被引量:3
8
黄永林,陈月圆,文永新,李典鹏,陈文娟,刘金磊,卢凤来.
苦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J]
.广西植物,2010,30(6):887-890.
被引量:13
9
周芳,李萍,陈勇,陆孟引.
苦玄参干浸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44-245.
被引量:15
10
黄燕,肖艳芬,甄汉深,陈君.
苦玄参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08,31(1):46-47.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成桂仁,金静兰,文永新,甘立宪,陈毓群.
苦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Ⅶ.-苦玄参苷IA和IB的结构[J]
.化学学报,1985(4):374-379.
被引量:6
2
刘国安.
清热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乙型肝炎1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107-108.
被引量:1
3
孙连娜,陈万生,陶朝阳,原源,张汉明.
泽兰化学成分的研究(II)[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3):172-174.
被引量:25
4
邹节明,王力生,马学敏,石任兵,郭亚健.
苦玄参中一个新葫芦苦素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
.药学学报,2004,39(11):910-912.
被引量:7
5
邹节明,王力生,严海,尹文清,郭亚健.
TLCS 法测定苦玄参中苦玄参苷 I_A 和 I_B 的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6):654-656.
被引量:7
6
郑成远,钟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苦玄参中苦玄参苷IA含量[J]
.化学工程师,2006,20(2):37-39.
被引量:5
7
陈勇,甄汉深,刘婧,李耀华,叶乐.
HPLC法测定苦玄参中苦玄参苷I_A的含量[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2):28-31.
被引量:6
8
周芳,李萍,陈勇,陆孟引.
苦玄参干浸膏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44-245.
被引量:15
9
贾忠建,宫尼春,杜枚.
水母雪莲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2):202-204.
被引量:12
10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62、757.
共引文献
52
1
陈君,甄汉深,韦建华.
广西苦玄参不同药用部位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J]
.华夏医学,2007,20(6):1179-1181.
被引量:6
2
梁小燕,方宏,宁德生,陈海珊,黄永林.
桂南地区苦玄参药材RP-HPLC指纹图谱研究[J]
.广西植物,2007,27(6):948-951.
被引量:4
3
肖冰梅,裴刚,曾夷.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玄参的肉桂酸含量[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17-118.
被引量:13
4
岑菲菲,甄汉深,宋志华.
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90-292.
被引量:15
5
方宏,梁小燕,宁德生,陈海珊.
苦玄参药材中苦玄参苷ⅠA和ⅠB的含量分析[J]
.广西植物,2008,28(5):708-710.
被引量:15
6
梁健,孙国祥,熊丽,金杰,董鸿晔,毕开顺.
中药HPLC指纹图谱在线专家系统分离系统初步研究[J]
.中南药学,2009,7(3):220-223.
被引量:2
7
朱靖静,邹坤.
葫芦素类四环三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5):82-87.
被引量:14
8
方宏,宁德生,梁小燕.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苦玄参皂苷提取工艺[J]
.中药材,2009,32(12):1902-1905.
被引量:3
9
韦爱伯,龙奇军,黄秀梅,黄婷婷,黄忠恒,张树球.
苦草、肿节风及其复方制剂对■清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17-218.
被引量:3
10
曾金强,潘小姣,杨柯,韦志英,陈晨.
苦玄参不同提取部位抑制2215细胞分泌HBeAg和HBsAg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27-2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6
1
陈勇,刘婧,李兵,李立,李耀华.
苦玄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积累动态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2):371-372.
被引量:7
2
唐秀玲,吕轶峰.
HPLC法测定妇炎净胶囊中苦玄参苷I_A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1,14(3):429-431.
被引量:9
3
黄勋,陈伟斌.
辛苍滴鼻凝胶剂对哮喘大鼠血、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J]
.江苏中医药,2012,44(1):72-74.
被引量:6
4
宁德生,方宏,梁小燕,陈海珊.
苦玄参苷类成分的积累动态研究[J]
.广西植物,2012,32(1):134-137.
被引量:7
5
董青松,韦树根,蒋妮,蒙爱东,白隆华.
苦玄参研究概况[J]
.大众科技,2013,15(3):92-94.
被引量:8
6
丘琴,岑菲菲,甄汉深.
苦玄参种子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13,36(2):230-232.
被引量:5
7
秦秀霞.
苦玄参药理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41-42.
被引量:12
8
张新建,郭美华,刘志宇,哈力,庄海英,翟登奎.
清炎滴丸的质量控制[J]
.中国药师,2014,17(1):46-48.
被引量:7
9
崔玲,何云飞,徐灿辉.
HPLC法同时测定妇炎净片中4种成分[J]
.中成药,2014,36(6):1199-1202.
被引量:4
10
叶淑颖,唐业建,曾怡,郭婉媚,王岩.
正交试验法优选泰痹颗粒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7):37-4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梁正敏,张明昕,彭健波,杨善忠,唐廷崇,赖胜基,何家康.
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和平喘作用的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2017,38(4):120-125.
被引量:6
2
聂海英,唐廷崇,杨善忠,何家康.
复方苦玄参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J]
.动物医学进展,2017,38(5):49-52.
被引量:5
3
冯晓林.
不同种植条件与不同干燥方法对苦玄参各部位苦玄参苷IA和IB的影响[J]
.大众科技,2022,24(10):56-5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曲彤,袁培培,杨荣平.
响应面法优选玄参环烯醚萜苷和苯丙素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18(2):1-6.
2
李慧婷,伍振峰,万娜,李远辉,李延年,杨明.
浸提辅助剂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23):212-219.
被引量:24
3
程广东,张强,岳丽红,关楠楠,周清波,付钓钧,王萌,李艳华.
连翘酯苷A对内毒素致鸡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6):25-27.
被引量:3
4
刘妍璨,王秋华,黄宏业,段群棚,林昌华,蒋家霞,张宁,郭旋,胡庭俊,何颖.
苦玄参提取物中苦玄参苷Ⅰ_A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5):1-6.
5
梁正敏,李锦辉,崔玉梅,彭健波,陶卿,何家康.
肿节风三清颗粒抗炎和抗哮喘作用[J]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7):2008-2014.
被引量:7
6
文雪梅,赖胜基,胡庭俊,崔玉梅,陆彦蓉,张心琴,唐廷崇,杨善忠,何家康.
肿节风三清颗粒安全性试验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9):2600-2609.
被引量:4
7
廖龙燕,张燕平,徐献梅.
复方肿节风雾化剂联合廉泉、环甲膜、天突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咽炎(肺胃热盛证)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2):256-258.
被引量:11
8
Cui YANG,Zhuyue WU,Tingjun HU,Qiang WU,Yingfei HUANG,Huofu WAN,Jixian DENG,Fengying WEI,Li HUANG,Liang WU,Junhua ZHOU,Hongye HUANG,Fulin WANG,Yuying LIAO,Jiahuang YANG.
Effects of Diet with Picria fel-tarrae Lour Particle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Immune and Antioxidant Function of Hongguang Yellow Chickens[J]
.Medicinal Plant,2019,10(5):30-35.
9
唐春丽,魏江存,滕红丽,李凤珍,黄敏.
黄酮类成分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4):154-159.
被引量:49
10
王希通,邹佳渝,王宇彤,陈瑞,刘衡,陈林伟,顾依,戴德雄,徐欣,陈志鹏.
负载肿节风活性组分的聚多巴胺滴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2,47(16):4462-4468.
被引量:2
1
岑菲菲,甄汉深,宋志华.
苦玄参化学成分和定量分析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90-292.
被引量:15
2
刘盼盼,姚晓东,李洁.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11,20(21):96-98.
被引量:15
3
徐玉田.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0,25(3):544-545.
被引量:116
4
王文波.
痤疮的中医药辨治概述[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3):181-182.
被引量:6
5
杨丽萍,张江华,杨剑,周俊琴.
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68-70.
被引量:26
6
张迪,丁光宏,沈雪勇,王凌,刘畅.
针刺引起结缔组织效应的研究进展[J]
.针刺研究,2004,29(1):77-80.
被引量:1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