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死亡情结:悲剧文学的内在构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探讨死亡情结与悲剧作品的关系,认为死亡情结是悲剧文学的灵魂,悲剧正是死亡情结所显现出的张力。文章指出,死亡情结对悲剧文学具有辐射作用、规定作用和引导作用,虽然在抒情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中,死亡情结的辐射作用或场效应并不相同,但都有一个辐射中心或辐射源,统驭着整部作品的氛围。
作者
陈宪年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87,共4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死亡情结
悲剧文学
辐射作用
规定作用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1
刘琼.
论浪漫主义时期死亡观对西方诗歌的影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1):230-232.
被引量:5
2
张哲俊.
《源氏物语》的诗化悲剧体验[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6-62.
被引量:16
3
张德祥.
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与现实主义衍变[J]
.文艺评论,1997(1):14-22.
被引量:2
4
杜慧春.
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悲剧意识[J]
.景德镇高专学报,1994,0(1):31-36.
被引量:1
5
赵先正.
西方现代悲剧观对传统悲剧观的颠覆与反叛[J]
.戏剧文学,2007(11):26-29.
被引量:2
6
朱丽丽.
论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类型化现象的源来[J]
.江汉论坛,2006(4):121-124.
被引量:1
7
张默瀚.
家的隐喻与拯救梦想的无奈——易卜生、曹禺人生际遇及其对生命终极关怀意识之比较[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2(1):54-58.
被引量:2
8
宋晓梅.
略论北欧地区的神话[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3):91-93.
被引量:2
9
晁真强.
论中西文学里的死亡意识[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7(1):67-69.
被引量:4
10
赵书霞,刘立国.
荣格的情结理论及其对情结概念使用的修正[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17-1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任美衡.
民族书写视角的《秦腔》与《百年孤独》[J]
.重庆社会科学,2011(12):94-100.
被引量:1
2
陈鹏程.
文学与死亡关系刍议——以古代文学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0):154-156.
被引量:1
3
王金黄.
从《布朗德》《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论易卜生的“冰山雪崩”式死亡情结[J]
.华中人文论丛,2014(1):77-79.
4
魏端可.
生存悲剧性的诠释:审美与宗教视角下《为彼祈求》中的死亡叙事[J]
.国学(汉斯),2022,10(4):281-28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虞芳芳.
浅论《百年孤独》中“猪尾巴”婴儿的象征意义[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77-77.
2
张敏敏.
汉唐诗歌中的北邙书写[J]
.许昌学院学报,2019,38(4):57-62.
被引量:2
1
李珍.
驳“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2):237-237.
2
纪彭.
对话土家野夫 从《1980年代的爱情》说起[J]
.国家人文历史,2013(20):116-116.
3
杨跃.
在悲剧中隐喻美与丑——苔丝的命运留给人们的思考[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10):149-149.
4
王书婷.
中国悲剧文学问题略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150-150.
被引量:1
5
孟媛.
一声轻微的叹息——论池莉小说的悲剧意蕴[J]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2):23-24.
6
朱子南.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云云[J]
.雨花,2006,0(3):43-44.
被引量:1
7
张栋.
悲剧文学形象塑造之比较分析——从《祝福》与《窦娥冤》说开[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3):89-90.
被引量:1
8
罗长斌.
论西方悲剧文学的哲学意义[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2):148-151.
9
贾仁欠吉.
浅析新批评中的“张力”说[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133-134.
被引量:2
10
骆寒超.
我的学术生涯回顾[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1):60-66.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