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中的土地意义之变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曾经一无所有的广大中国农民在解放之后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然而,基于社会主义制度诉求的互助合作生产方式,要求他们尽快改变个人对于土地所怀有的历史情感。于是,不但土地之于新时代的意义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民之于土地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分化;乡村的人际关系矛盾就此展开,进而构成了其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详尽且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进程,并迫使我们作出追问:在土地的时代意义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呈现之后,为何一部分农民的迷失程度反而在日益加剧?
作者 路文彬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38,共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10YB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0年6月版.第44页.
  • 2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10月版,第154页.
  • 3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5页.
  • 4《私人生活史I》,菲利浦·阿利埃斯等主编,李群等译,三环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120页.
  •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42页.
  • 6勒克莱齐奥:《乌拉尼亚》,紫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65—66页.

共引文献62

同被引文献25

  • 1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5):19-27. 被引量:171
  • 2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5页.
  • 3伯特兰·罗素著 靳建国译.《婚姻革命》[M].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42、46页.
  • 4谢苗诺夫.《婚姻和家庭的起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4页.
  • 5雷蒙·威廉斯 刘建基译.《关键词》[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8页.
  •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0页.
  • 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 8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29页.
  • 9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自由宪章》,第10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 10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遥远的目光》第三章《家庭》,邢克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