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90,共6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参考文献2
-
1叶秀山.“现象学”和“人文科学”——“人”在斗争中[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02).
-
2R.罗蒂,吕祥.没有镜子的哲学[J].世界哲学,1987(3):31-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23
-
1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2
-
2王坦,高艳.论合作教学的互动观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1996(3):26-28. 被引量:57
-
3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3):32-38. 被引量:353
-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1.
-
5[2]弗莱德·多尔迈著万俊人等译,主体间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3.
-
6[3]Heidergger, M., Being and Time.p.154,SCM Press Ltd., Great Britian. 1962
-
7[7][德]哈贝马斯.社会科学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6
-
8[10][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
9[13][法]居友著余涌译.无义务无制裁的道德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2.
-
10[1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
二级引证文献7
-
1张长海,吴顺祥.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大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消费导刊,2008,0(23):147-148. 被引量:1
-
2李瑞,李德.“非理性”下的“理性”——浅析后现代理论的核心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6(6):42-45. 被引量:1
-
3宋晔.校园伦理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07(2):36-39. 被引量:1
-
4李贵芹.后现代主义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15):80-81.
-
5王佳佳.中学校园人际关系:行为文化调适的主阵地[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303-303.
-
6李小静.“屏奴时代”下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及重塑[J].世纪桥,2014(10):89-90.
-
7瞿锦秀.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6(15):123-124.
-
1王雨辰.哲学范式的变革与世纪之交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理论月刊,1999(Z3):29-32. 被引量:2
-
2廖全京.戏剧:人类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88(3):11-16.
-
3李双套.作为学术流派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存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4):8-12.
-
4管开明.语言何以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8(6):67-70. 被引量:1
-
5易隶.张小川的首饰,独译自然的法门[J].收藏.拍卖,2017,0(1):149-155.
-
6唐勇权.得冠冕的使者——司提反[J].天风,2012(3):17-19.
-
7魏波.实践中意义世界的建构——马克思世界观的基础[J].兰州学刊,2006(2):13-15. 被引量:2
-
8李杰.中国传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8):202-203.
-
9岳勇.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几点思考[J].前沿,1997(2):29-32.
-
10郑潮波.超越与理想:唐君毅哲学的主题[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1):5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