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人们对祖辈生长于斯的乡土,不仅有殷切的眷恋,同时还有感念的情结;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采取了节制、补偿、协调与保护的态度。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产生过暴虐自然的恶俗、陋俗,但从总体上看,注重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民俗始终居于社会主导地位。
作者
萧放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生态保护
民俗
传统
农业社会
环境资源
中国历史
和谐相处
人与环境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8
1
刘守华.
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综合考察[J]
.民族文学研究,1988,6(2):28-34.
被引量:8
2
李雪梅.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六大类型区[J]
.舞蹈,1998,0(3):20-21.
被引量:7
3
古开弼.
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0-48.
被引量:25
4
骆世明.
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
.地理研究,2007,26(3):609-615.
被引量:55
5
马清虎.
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藏族传统游牧文化[J]
.青海民族研究,2008,19(1):66-70.
被引量:5
6
康琼.
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
.伦理学研究,2009(5):60-64.
被引量:13
7
杨昌儒,刘勇,田贤会.
布依族经典民歌《好花红》的生态环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3-57.
被引量:5
8
次仁德吉.
独特的西藏天葬习俗[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239-239.
被引量:1
9
陈丽琴.
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J]
.社会科学家,2010,25(3):23-26.
被引量:8
10
珊丹.
浅谈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分类及发展状况[J]
.林区教学,2006(5):83-8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陈红兵,秦克寅.
传统生态民俗内涵、传承机制及其当代建设[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0-53.
被引量:6
2
萧放.
重返乡土:中国乡土价值的再认识[J]
.西北民族研究,2023(3):83-93.
被引量:6
3
萧放.
再论中国民俗文化特征[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3(2):61-7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李洋,刘磊.
基于文化特性的传统节日文创开发设计思路[J]
.包装工程,2021,42(2):246-251.
被引量:9
2
马迎雪.
传统自然资源保护规约的民俗控制机制及其现实意义[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25-33.
被引量:1
3
谭萌.
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的民俗谱系及其生成逻辑--以庆阳坝集市为中心的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22(1):103-113.
被引量:7
4
谭萌.
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的民俗谱系及其生成逻辑——以庆阳坝集市为中心的考察[J]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8):39-49.
5
梁君健,李晨晖.
形塑中国的乡村意象:农村题材纪录片叙事的主题与范式[J]
.中国电视,2023(5):4-13.
被引量:3
6
李梦莉,何朝银.
笔尖刀法下的文化传承——以南昌市白圩乡木板活字印谱为例[J]
.艺苑,2023(4):76-80.
7
霍雯,萧放.
艺术乡建中的实践与话语关系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5):99-107.
被引量:2
8
王倩倩,陈玢兰,朱晓君.
丹寨苗族蜡染百鸟图亲子丝巾设计研究[J]
.设计,2023,36(22):49-52.
9
马迎雪,陈红兵.
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的内涵、意义及趋势——陈红兵教授访谈[J]
.鄱阳湖学刊,2023(6):48-60.
10
邱程.
乡村振兴视域下培育良好家风的意义、原则和路径[J]
.长春大学学报,2024,34(1):72-78.
1
禅林.
环境的崩溃与文明的终结(上)[J]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10):76-78.
被引量:3
2
魏桥.
一部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如东县志》读后[J]
.中国地方志,1986(3):40-42.
3
曹兵武.
环境考古学论纲[J]
.东南文化,2001(1):25-30.
被引量:7
4
袁靖.
从贝丘遗址看绳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J]
.考古,1995(8):713-718.
被引量:4
5
赖广昌.
返璞归真话土楼[J]
.丝绸之路,2011(23):53-55.
6
王日根.
《南靖谕札》所见闽南地方社会恶俗及其治理[J]
.福建史志,2011(3):52-55.
7
刘东生.
李希霍芬和“中亚人与环境”[J]
.第四纪研究,2005,25(4):405-408.
被引量:12
8
续志工作经验选介[J]
.广东史志.视窗,2005(3):32-35.
9
施章岳.
表桑梓之杰扬故士之长——新编县志突出地方特色初探[J]
.中国地方志,1988(5):66-69.
10
任金炎.
关于新方志地方特色的思考[J]
.中国地方志,1992(1):54-56.
被引量:1
文史知识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