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Researching Developments in the Variable Valve Agency foe Engin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的分类,对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以目前典型的可变配气机构为例,总结了不同可变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发展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作者
郭建
苏铁熊
王军
机构地区
中北大学
出处
《内燃机与配件》
2011年第12期28-31,33,共5页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配气机构
Engine
Variable valve agency
分类号
U46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1
冯迎霞,俞水良.
车用发动机可变气门驱动技术进展[J]
.机电工程技术,2005,34(1):22-25.
被引量:11
2
李莉,王希珍,严兆大,居钰生,董尧清.
电磁驱动气门机构系统模型[J]
.内燃机工程,2004,25(4):11-14.
被引量:11
3
赵雨东,李红艳,陆际清.
电磁气门驱动设计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J]
.内燃机学报,2002,20(4):339-344.
被引量:13
4
李红艳,赵雨东.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动的研究与进展[J]
.车用发动机,2001(2):1-5.
被引量:23
5
苏岩,李理光,肖敏,曾朝阳.
国外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研究进展——机构篇[J]
.汽车技术,1999(6):10-14.
被引量:25
6
赵丽东,陆际清.
实现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相位的新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4(2):18-24.
被引量:8
7
LiGuang Li et al.Effect of Intake Valve Closing Timing on Gasoline Engin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s. SAE Paper 2001-01-3564 .
8
RichardStoneandEricKwan.VariableValveActuationMechanismsandthePotentialfortheirApplication. SAE Journal .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关双城.凸轮配气相位的连续调整[J].小型内燃机,1988,(2).
2
卢启龙.电控直列泵-管-阀-嘴柴油喷射系统高速强力电磁阀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1998..
3
Keuter P. The Meta VVH System---A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Timing System [C] . SAE Paper 980765.
4
Cross P C.A Rotary Valve Combustion System with Throttleless Inlet Charge control [C] . SAE Paper 940813,1994.
5
Fitsos P, Harralson J. Valve Timing by Means of a Rotary Actuator [C] . SAE Paper 1999-01-0330, 1999,.
6
赵雨东,北京汽车,1993年,1期,10页
7
赵雨东,清华大学学报,1993年,33卷,增5期,16页
8
沈允文,谐波齿轮传动的理论和设计,1985年
9
肖超胜,世界汽车,1997年,10期
10
关双城,小型内燃机,1988年,2期
共引文献
69
1
郑清平,孙海亮,黎苏.
点燃式甲醇发动机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4):78-82.
2
朱远志,尹志民,曾渝,郝勇刚.
重型发动机气门座圈工艺、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4,18(5):45-48.
被引量:10
3
朱远志,尹志民,曾渝,郝勇刚.
重型发动机气门座圈磨损机理与材料[J]
.内燃机工程,2004,25(4):78-82.
被引量:19
4
杨军,高吕和.
汽车发动机可变式气门驱动机构[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75-78.
被引量:1
5
李志锐,舒歌群.
无凸轮电液驱动气门配气机构技术的发展[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32(1):1-3.
被引量:9
6
冯迎霞,俞水良.
车用发动机可变气门驱动技术进展[J]
.机电工程技术,2005,34(1):22-25.
被引量:11
7
苏进辉,张力,苏伟,黄琪,文君竹.
摩托车发动机VVT系统参数的设计与优化[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4):19-22.
被引量:5
8
王立彪,何邦全,谢辉,赵华.
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的研究进展[J]
.汽车技术,2005(12):4-9.
被引量:30
9
张力,吴俊刚,徐中明,苏伟,黄琪.
摩托车发动机切换凸轮型线可变配气正时机构研究[J]
.汽车工程,2006,28(3):308-310.
10
苏进辉,张力,徐宗俊,白秀梅,文君竹.
摩托车发动机VVT系统控制策略的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9):10-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
1
金江明,洪伟荣,梁萌,谭鹏程.
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方法的研究进展[J]
.压缩机技术,2007(4):28-32.
被引量:36
2
张纪鹏,姜慧,张洪信,刘悦,王云开.
发动机排气门电液驱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的设计[J]
.内燃机工程,2008,29(1):34-37.
被引量:8
3
葛郢汉.
浅谈发动机的可变配气相位技术[J]
.内燃机,2008,24(6):17-20.
被引量:5
4
蔡乐乐,王洪荣.
单缸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研究[J]
.科技信息,2009(17):54-55.
被引量:3
5
GU ZhaoLin,HOU XiongPo,WANG ZanShe,FENG ShiYu,GAO XiuFeng,LI Yun.
Methods for large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apacity control: A review based on pulse signal concept[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56(19):1967-1974.
被引量:5
6
邓明阳,孙旭.
发动机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的分析与展望[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69-72.
被引量:6
7
陈建华,高志贤.
一种新型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与气门升程机构的设计[J]
.制造业自动化,2012,34(9):124-126.
被引量:3
8
裴广华.
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2013,10(1):13-15.
被引量:4
9
徐涛,詹樟松,吴学松,钟睿.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内燃机,2013,29(6):1-5.
被引量:14
10
张超.
宝马第三代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浅析[J]
.价值工程,2015,34(3):60-6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刘鹏超,屈宗长,秦志坚.
往复压缩机气量电磁调节的新方法[J]
.压缩机技术,2013(1):8-11.
2
王萌,张昆,张帅.
柴油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研究[J]
.科技风,2015(8):50-50.
3
贾慧利.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79-80.
被引量:9
4
熊力.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J]
.时代汽车,2018(7):127-128.
被引量:6
5
彭菊生,朱景建.
柔性液压挺柱全可变配气机构设计与优化[J]
.制造业自动化,2017,39(8):95-99.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勤皓.
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6(6):286-286.
被引量:4
2
孟德宝.
汽车构造中汽车发动机技术及其新进展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0):163-164.
被引量:3
3
朱建新,朱嘉.
汽车发动机故障的检测与维修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16(8):112-113.
被引量:1
4
贾锡臣,孙培岩,满长忠.
发动机新型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运动规律仿真[J]
.汽车实用技术,2018,44(9):37-39.
5
郑永德.
汽车机械故障出现的原因与诊断[J]
.山东工业技术,2016(21):242-242.
被引量:1
6
李震震.
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技术浅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18(23):37-38.
7
郜振海,李丽艳.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析[J]
.南方农机,2019,50(2):197-198.
被引量:2
8
俞捷.
汽车构造中汽车发动机技术及其新进展探析[J]
.时代汽车,2019,0(5):162-163.
被引量:4
9
向明朗.
关于汽车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思考[J]
.时代汽车,2019,0(10):114-115.
被引量:3
10
徐玉梁,陈家兑,刘洁,刘征宏.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凸轮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8):49-52.
被引量:4
1
王百键,李科,谭立武.
新型四冲程发动机液压可变配气机构的动态仿真与分析[J]
.汽车工程,2006,28(8):725-728.
被引量:4
2
陈瑄,皮连根.
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VVT机构的试验研究[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26(6):37-39.
3
皮连根.
摩托车发动机VVT机构的试验研究[J]
.内燃机与配件,2010(10):12-14.
4
彭卫锋.
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VVT机构的试验研究[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45-49.
5
皮连根.
摩托车发动机VVT机构的试验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1):120-122.
6
韦焕典.
浅谈汽车发动机的电控可变配气机构[J]
.装备制造技术,2007(4):80-81.
被引量:1
7
张德惠.
连续可变相位配气机构的设计[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32(6):78-79.
被引量:5
8
Flierl R【德】 KauschC【德】 KairiesD【德】 刘永祥(译) 董尧清(校).
新型UniValve机械式全可变配气机构潜力的模拟和试验结果[J]
.国外内燃机,2008,40(4):14-18.
9
孙宾宾,常思勤,刘梁.
采用进气门二次开启控制策略实现内部EGR的研究[J]
.汽车工程,2014,36(2):145-150.
被引量:6
10
贺建国,楼狄明.
发动机无凸轮配气机构技术的研究进展[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38(1):7-11.
被引量:4
内燃机与配件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