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批判、回归与革新——吕澂禅学与唯识学关系研究的思维向度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吕澂先生禅学与唯识学关系研究的思维向度为:批评——回归——革新。其特征是:批判是工具,回归是途径,革新是目的。吕氏治学于印度所传法相唯识今学系统,批判中国禅宗的"性觉"说,试图把中国禅学回溯到印度大乘唯识学中去。通过批判、回归,意欲实现大乘唯识学革新人间社会的目的。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0,共5页 Religious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吕澂唯识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1CZJ006) "如来藏与本觉思想比较研究"(批准号:10CZJ005)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吕潋 禅学 唯识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陈音如.《明心见性与功德修养》[J].禅,1997,.
  • 2谈壮飞、罗熠整理:《辩佛学根本问题--吕敬、熊十力往复函稿》,《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1页.
  • 3杜继文.吕佛学思想初探——为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0周年作[J].世界宗教研究,1998(1):35-39. 被引量:3
  • 4《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年.
  • 5谈壮飞、罗熠整理:《辩佛学根本问题--吕澈、熊十力往复函稿》,《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9页.
  • 6胡晓光.唯识要义[J].浙江佛教,2001(2):58-6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