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分析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心理因素,强调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开展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
作者
刘玲
机构地区
双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Parasito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关键词
艾滋病
防治
心理干预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黄美华.
影响HIV感染产妇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J]
.当代医学,2010,16(33):127-127.
被引量:1
2
莫明就.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86-186.
被引量:2
3
冯景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0,14(11):80-8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曹晓斌,庞琳,吴尊友.
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消除策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3):235-236.
被引量:60
2
丁亚萍,许勤,戴晓冬,刘梅,荆小芳,崔焱,吴文溪.
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对Miles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6,21(4):4-6.
被引量:27
3
苏春雄.
无辜受害女性之艾滋病患者心理特征[J]
.医学文选,2006,25(4):715-716.
被引量:2
4
敖巧敏,万九菊,韩莉芳,白利辉,汪中华.
产科病房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J]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3):194-195.
被引量:3
5
Parker R,A ggleton P.HIV and AIDS-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mplications for action[J].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3,57:13-24.
6
孙文会,陆秋娟,姜戈.
试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3):83-84.
被引量:6
7
付爱霞.
感染性疾病患儿及其家属的人性化健康教育[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3):48-50.
被引量:10
8
罗海莲,林光惠,陈小英.
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
.全科护理,2009,7(25):2278-2279.
被引量:17
9
阮克琛.
影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依从性因素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056-3057.
被引量:14
10
钟礼琴,陈任,秦侠,胡志.
信任理论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启示[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7):436-43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2
1
覃思,蒋庆.
鄂西南某少数民族聚居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4):1-4.
被引量:1
2
沈娅.
艾滋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0):58-59.
被引量:5
3
史俊霞,严彩莲.
深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干预后态度行为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8):896-897.
被引量:1
4
韦柳迎.
1000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8):425-426.
5
吴丽萍.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138-140.
被引量:2
6
焦金花.
艾滋病并发症临床护理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7):85-86.
7
魏艳,刘玲玲,李树,张信江.
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要求及优化策略[J]
.医学动物防制,2015,31(8):943-944.
被引量:1
8
程琳,周凤梅,董晴.
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5,13(29):2981-2983.
被引量:8
9
农丽华.
全程护理关爱模式在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39-1840.
被引量:4
10
李晓琼.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86):209-209.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小云,唐丽霞.
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05(3):63-71.
被引量:17
2
梁淑英,郭金玲,王宇明,轩志东,胡晓燕.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县级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0):661-662.
被引量:6
3
黄洪欣.分析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2(2):202-203.
4
柯长华,艾学玲,郑秀英.艾滋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卫生研究,2005,3(6):337-338.
5
徐六妹,李桂英,彭巧丽,等.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干预[J].健康大视野,2013,21(8):278.
6
傅安球.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三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8-360.
7
万昌金.人文关怀是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2,5(5):82.
8
胡建平,孙军伟,谢正,霍四红.
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抑郁与焦虑状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1):70-70.
被引量:3
9
莫明就.
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86-186.
被引量:2
10
韩嘉玲,Mary Surridge.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艾滋病防治及中国实践[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94-9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魏艳,刘玲玲,李树,张信江.
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要求及优化策略[J]
.医学动物防制,2015,31(8):943-9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韩燕,李玄,魏占峰,魏志刚.
咸阳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与质量管理[J]
.医学动物防制,2016,32(10):1173-1175.
被引量:5
1
钱足庶,余冬保.
两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特征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5):56-58.
被引量:3
2
张丽英.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J]
.中国医药,2010,5(11):1009-1011.
被引量:5
3
杨敏,杨爽,刘晓虹.
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策略的实施与评价[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1-3.
4
翁田波,卢斯汉,魏霞,汤捷.
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6):458-459.
被引量:21
5
梁春华,史金英,赵从会,闫书彩,范洁,安媛.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及疗效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54-1556.
被引量:13
6
心理护理学[J]
.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2008,23(4):248-249.
7
耿凤琴,史东静,吴春玲,王光亚,付冬霞,王文杰.
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抑郁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2):231-233.
被引量:19
8
陆慧,沈冲,赵启慧,沈谨,武鸣,施晓明,倪川,陈宏.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和高血压与心理行为因素关系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8):736-739.
被引量:14
9
李忠,陆佳玲,孙牧,屠小明.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学业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4):253-256.
被引量:5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