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戏曲音乐创作的三大发展阶段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历史文献,曲牌传承,作曲者和音乐本体的发展,论证了北宋词调开创了戏曲音乐曲牌联缀体的先河;16世纪我国文艺复兴时期戏曲音乐发生了历史性裂变;1949年后获得了空前繁盛等三大发展阶段。并就作曲史况、作曲理念、作曲技术技巧等剖析了部分唱例。
作者
刘正维
机构地区
武汉音乐学院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共12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关键词
词调
文艺复兴
扬调屈调
性格刻画
情感描绘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刘正维.
梁山调腔系论证[J]
.音乐研究,1983(1):51-76.
被引量:16
2
刘正维.
调子声腔系统论证[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1-13.
被引量:4
3
刘正维.
从宋词传承看元杂剧音乐——兼述民族音乐发展的“三起三伏”与明代文艺复兴[J]
.中国音乐,2011(1):128-158.
被引量:11
4
刘正维.
论打锣腔系统[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4):69-81.
被引量:12
5
刘正维.
明代“文艺复兴”中的民间音乐发展[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7(2):5-11.
被引量:7
6
刘正维.
戏曲声腔分类新论[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1):7-13.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正维.
梁山调腔系论证[J]
.音乐研究,1983(1):51-76.
被引量:16
2
刘正维.
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J]
.中国音乐学,1993(4):33-42.
被引量:36
3
刘正维.
从音乐的遗传基因为皮黄腔寻宗探源[J]
.音乐研究,2004(2):43-57.
被引量:11
4
刘正维.
戏曲音乐三绝[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1):30-38.
被引量:7
5
刘正维.
高腔与道教音乐的渊源辨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3):29-36.
被引量:13
6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1975.p180-181.
7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Z].,1984.p350.
8
庄永平.戏曲音乐史概述[M].,..
9
高景池樊步义记谱昆曲传统曲牌选[M].
10
[美]J·马克利斯 著,刘可希.西方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60
1
王潞伟,孙星雨.
《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概述[J]
.中华艺术论丛,2021(1):269-280.
被引量:1
2
魏锦.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J]
.戏曲研究,2021(4):262-278.
被引量:1
3
王永利.
文化地理学视域中的戏曲音乐研究综述——兼谈文化地理学对山西戏曲研究的意义[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5):267-268.
4
刘正维.
风格、个性、主题——关于戏曲音乐创作[J]
.人民音乐(评论),2005(3):11-13.
被引量:3
5
姚艺君.
“声腔”词源考(下)[J]
.中国音乐,2005(2):39-46.
被引量:8
6
冯效刚.
新中国音乐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1949-1999)[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189-196.
被引量:5
7
刘正维.
调子声腔系统论证[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1-13.
被引量:4
8
杨明辉.
皮黄腔源流研究综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6):81-82.
被引量:2
9
乔建中.
音乐文化与地理空间--近三十年来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J]
.音乐研究,2011(3):5-18.
被引量:62
10
孙晓辉.
多层重叠的活态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刘正维教授的音乐形态学研究评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3):168-17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5
1
黄琼.
现代京剧《红灯记》音乐对铁梅形象的塑造[J]
.艺术探索,2006,20(6):96-99.
被引量:2
2
费玉平.
寻求“传统戏”与“样板戏”之间的创腔途径[J]
.戏曲艺术,2003,24(2):112-114.
被引量:1
3
杨匡民.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J]
.音乐研究,1999(3):58-67.
被引量:13
4
刘正维.
音乐理论的困惑[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2):29-33.
被引量:1
5
刘正维.
楚剧的迓腔[J]
.音乐研究,1960(1):94-100.
被引量:6
6
胡军.
茅山道教“三茅表”醮仪音乐的程式法则[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66-70.
被引量:2
7
杨匡民.
缅甸歌乐舞戏及其风格(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3):13-17.
被引量:7
8
蔡际洲.
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2):11-15.
被引量:10
9
杨匡民.
缅甸歌乐舞戏及其风格(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2):18-24.
被引量:4
10
史新民.
兼容并蓄 传统深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编辑札记[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2):25-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戏剧文学,2014(5):16-19.
被引量:2
2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59-60.
3
王洋.
从文人、群众主导到专业组织驱动——中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主体嬗变及发展演进[J]
.大舞台,2021(2):82-85.
4
张溪瑗.
固守与创新——京剧唱腔程式研究述评(1959-2021)[J]
.中国音乐,2021(4):198-204.
被引量:1
5
许璐.
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研究概况与学术影响——为纪念音乐学系建系35周年而作[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1(4):69-76.
6
陈艳姣.
论现代京剧唱段《光辉照儿永向前》的“声”与“情”[J]
.黄河之声,2024(14):146-149.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刘清明.
吉剧音乐的多声部音乐技术及配器手法探讨[J]
.艺术评鉴,2017,0(19):90-91.
被引量:1
2
张新辉.
评剧唱腔的形成与早期盛京评剧的概貌刍议[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21):156-157.
被引量:1
3
沈鹏飞.
“固守”与“化用”——现代京剧《将军魂》创腔技法释义[J]
.艺术科技,2021,34(14):105-106.
1
刘正维.
京剧《红灯记》音乐的情感描绘[J]
.中国音乐,2013(1):36-42.
被引量:1
2
殷晓克.
静物素描的几点思考[J]
.新视觉艺术,2009(1):144-145.
3
曹新利.
琐谈中国戏曲音乐中的唱腔与伴奏[J]
.戏剧之家,2011(8):10-10.
4
苏小芳.
从塑造人物性格谈《杜十娘》[J]
.青年文学家,2013,0(5X):123-123.
5
唯民.
莫扎特优美的音乐永留人间——纪念莫扎特逝世二百周年[J]
.人民音乐,1991(12):33-37.
被引量:1
6
刘正维.
“差之半音,失之千里”[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9(1):10-17.
被引量:5
7
张关正.
天赋·勤奋·机遇[J]
.中国戏剧,2012(7):12-12.
8
刘正维.
歌剧《江姐》的音乐“三色”与形态剖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3):60-69.
被引量:1
9
刘正维.
论我国五声音阶的表现性[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84-96.
被引量:6
10
聂峻.
漫画道具设计的非常之道[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0(4):36-36.
戏曲艺术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