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经济学基础科学的数理经济学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形式理论经济学 ,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汇总。从学科性质上看 ,数理经济学应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要吸取现代数理经济学的精华 ,使自身的理论体系更加严密并使自己的理论具有选择工具 (方法 )的功能 。
作者
李子江
机构地区
广东工业大学企管系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62-71,共10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形式理论经济学
学科系统
数理经济学
分类号
F01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9
1
李子奈.
入主流,创一流——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历史使命[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12-15.
被引量:6
2
苑凤岐,李子江.
数理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11(4):61-68.
被引量:6
3
L·赫维茨.经济机制与资源分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5.7.
4
李子江.
关于公有制市场经济均衡模型的构造[J]
.学术研究,1997(11):15-18.
被引量:5
5
李子江.
关于公有制市场经济的机制设计问题[J]
.学术研究,1998(6):21-24.
被引量:3
6
Arrow,K.and F·Hahn,General Competitive Analysis,San Francisco,Holdenday,1971.
7
Arrow,K.and M·D·Intriligator,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Ⅰ).(Ⅱ).(Ⅲ),Elsevier Sciencen Pubishers B.V.1991.
8
Debreu.G.The Mathematization of Economic Theo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81,NO.1,1991.
9
Shubik.M.Game Theory in the Social Science,Cambridge:MIT Press,198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李子江.
经济对策论研究的十大理论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6(4):13-2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9
1
肖长生.
可计算均衡模型在东北振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应用[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7(5):62-63.
2
仇春涓.
认清经济学中与数学应用相关的几个概念[J]
.经济论坛,2009(13):22-25.
被引量:2
3
李子江.
数理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经济理论的进步[J]
.经济科学,1999(3):55-62.
被引量:3
4
李子江.
经济系统引力论——市场·道德·政治结构体系的经济均衡规范场理论研究论纲[J]
.产经评论,2013,4(3):71-85.
被引量:1
5
李子江.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广东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研究[J]
.工业工程,2001,4(4):42-46.
6
李金华.
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J]
.经济学动态,2016(3):146-158.
被引量:4
7
尹兴民,张静.
新时代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设计研究[J]
.科教文汇,2023(9):47-50.
被引量:1
8
王庆石.
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及专业发展问题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4(3):79-81.
被引量:3
9
郑骏.
重视金融数学研究的现实意义[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7,19(2):67-6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1
1
李子奈.
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3):29-34.
被引量:17
2
田国强.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
.经济研究,2005,40(2):113-125.
被引量:294
3
苑凤岐,李子江.
数理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11(4):61-68.
被引量:6
4
苑风岐,李子江.
具有中国特色的数理经济学学科体系初探——理论框架与模型选择[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12(11):7-13.
被引量:1
5
茅于轼.经济学所用的思考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7.
6
约翰·罗尔斯,著.正义论(中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7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中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16.
8
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
Debreu, G.. Theory of Value ,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conomics [ M ]. New York: Wiley, 1959.
10
Kuhu,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 M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引证文献
2
1
李莹莹.
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J]
.现代商业,2009(15):101-102.
被引量:2
2
李子江.
经济系统引力论——市场·道德·政治结构体系的经济均衡规范场理论研究论纲[J]
.产经评论,2013,4(3):71-8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后强,李贤彬.
权力量化与权力规范场构建[J]
.社会科学研究,2018,0(1):55-63.
被引量:1
2
唐森,李丹,智迪迪.
数学化的经济学是数量经济学发展的归宿[J]
.时代金融,2017(24):198-198.
3
王树锋,王萌,张学义,马丽亚.
质量经济与数量经济的理性思考——基于大庆市经济转型发展[J]
.金融,2021,11(6):477-486.
1
蔡继明.
中国理论经济学基础的重构[J]
.经济学动态,2000(12):24-29.
被引量:2
2
王明友.
对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65-70.
3
卢根鑫.
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思路[J]
.财经研究,1999,25(7):8-11.
被引量:4
4
苏伟.
“框架”内外的艺术史[J]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8):85-85.
5
白云朴,惠宁.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J]
.经济纵横,2013(1):38-42.
被引量:6
6
刘华.
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述评[J]
.江苏社会科学,2011(2):153-159.
被引量:11
7
黄天香.
“中国现象”呼唤“中国理论”[J]
.经济研究信息,2006(10):15-16.
8
萧惑之.
“绿”色可餐——中国迈向绿色经济——“国情专家”胡鞍钢教授访谈录[J]
.中关村,2012(5):56-59.
9
吴华明.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J]
.巢湖学院学报,2016,18(2):59-64.
被引量:1
10
九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J]
.国际经济评论,2010(4):159-160.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