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牒档案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谱牒作为一种档案,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据《隋书》卷33《经籍志》记载,早在周代,史官就“定世系,辨昭穆”,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其后,秦统一六国,焚书坑儒,周代的谱牒档案和其他书籍一样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致使六国旧贵族的后代“失其本系”,难辨...
作者
韩树峰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出处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5-67,共3页
Archives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谱牒档案
谱书
历史档案
分类号
G279.29 [文化科学—档案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同被引文献
85
1
庞铭辉.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J]
.山东档案,2009(1):60-62.
被引量:2
2
卞孝萱.
丁氏八千卷楼兴废考——《丁氏家谱》资料的发掘利用[J]
.文献,2004(2):263-273.
被引量:8
3
李传印.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的时代特点[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90-95.
被引量:3
4
武新立.
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J]
.历史研究,1988(6):20-34.
被引量:30
5
林金枝.
从福建侨乡族谱看南洋华侨史的若干问题[J]
.历史研究,1984(4):59-79.
被引量:7
6
崔建英.
重视族谱的史料价值[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79,7(1):57-59.
被引量:2
7
葛剑雄.
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和局限[J]
.历史教学问题,1997(6):3-6.
被引量:35
8
汪俊.
略论谱牒学在文史研究中的意义[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3):62-64.
被引量:5
9
赵发国.
从家谱资料试析清代登莱二府的人口迁移[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11(2):153-161.
被引量:1
10
陈干华.
从族谱看梅州客家人口的变迁[J]
.南方人口,1993,8(4):46-5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曹玉兰.
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档案[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54-55.
被引量:2
2
王云庆,刘振华.
谱牒资料的社会意义及文化价值刍议[J]
.图书与情报,2007(5):129-133.
被引量:7
3
李响.
中国古代谱牒档案遗存及其文化价值研究[J]
.湖北档案,2010(3):9-12.
被引量:2
4
王新才,谢鑫.
我国图情档领域的谱牒研究:兼与史学、社会学范式比较[J]
.图书馆论坛,2019,39(3):112-1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况山.
浅谈魏晋时期士人家族观[J]
.文教资料,2007(29):53-54.
被引量:1
2
王伟章.
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高原旅游名省建设互动性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09(4):179-182.
3
李响.
中国古代谱牒档案遗存及其文化价值研究[J]
.湖北档案,2010(3):9-12.
被引量:2
4
陈弦章.
浅论客家谱牒之文化意义[J]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1):12-17.
被引量:1
5
庞新华.
谱牒与方志关系研究述评[J]
.广西地方志,2011(4):5-8.
6
马春晖.
“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解读艺文志[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3):102-105.
7
冯岩.
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发展浮沉[J]
.兰台世界(上旬),2013(7):142-143.
8
符昌慧.
盘活谱牒档案开发盐城姓氏文化产业[J]
.城建档案,2019,0(2):82-86.
9
赵枫.
弘扬闽南谱牒文化 增进漳台两地情缘[J]
.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7(4):49-50.
10
王新才,谢鑫.
我国图情档领域的谱牒研究:兼与史学、社会学范式比较[J]
.图书馆论坛,2019,39(3):112-120.
被引量:4
1
王永江.
话说谱牒档案[J]
.档案,2000(1):27-27.
2
邓绍兴.
谱牒档案与人事档案[J]
.档案学通讯,1991(2):40-44.
被引量:1
3
张艳霞.
论魏晋南北朝谱牒档案的作用[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5(6):60-61.
4
于海燕.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谱牒档案的抢救与保护[J]
.兰台世界(上旬),2015(12):144-145.
被引量:1
5
栗路山,刘宗魁.
必须切实加强谱牒档案的研究与开发[J]
.山东档案,1997,0(4):40-41.
6
刘双双.
谱牒档案对姓氏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
.档案管理,2013(2):39-40.
被引量:2
7
赵红艳.
巍山谱牒档案及其开发利用刍议[J]
.云南档案,2010(2):57-58.
8
庞铭辉.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兴盛的原因——从制度方面进行分析[J]
.天中学刊,2009,24(1):96-98.
被引量:1
9
王云庆,秦丽媛.
谱牒档案的文化功能探析[J]
.档案时空,2007(10):10-12.
被引量:4
10
武伯纶.
《横渠族谱》序[J]
.文博,1987(4).
被引量:1
档案学通讯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