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国际化能力中国加入WTO后高职教育人才能力培养的重点
被引量:10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同被引文献59
-
1王志凤,王桂花.基于“专创融合”的专业课程重构研究——以“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79-83. 被引量:71
-
2纪大海,霍红.研究创新教育 应答时代挑战[J].教育研究,1999,20(7):8-10. 被引量:16
-
3石英姿.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3):54-56. 被引量:18
-
4胡春光,杨宁芳.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5(2):50-52. 被引量:32
-
5张占收,张双杰,周增宾,孙建荣.综合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工业科技,2005,22(6):328-330. 被引量:5
-
6郑立新,张兴福,关国才,马丹丹.双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44-45. 被引量:5
-
7闫鸿武,陈会清.浅谈创业教育[J].中国培训,2006(11):45-46. 被引量:4
-
8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12):125-128. 被引量:37
-
9雷晓青.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理性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5):44-46. 被引量:8
-
10EmployabilitySkills.2000[EB/OL].[2008-02-22].http//www.conferenceboard.ca/education/learning-tools/pdfs/esp2000.pdf.
引证文献10
-
1蔡亚才.试论入世后高职人才培养的对策[J].三明学院学报,2003,21(1):148-152. 被引量:1
-
2赵文静,沈亚强.国际化机遇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0(9):64-65. 被引量:1
-
3胡立和.推进统计创新教育 培养创造型统计人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5):28-31.
-
4许铁梅.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1(6):91-93. 被引量:31
-
5王建勋.入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7(2):5-9.
-
6王玉霞.协同创新视角下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J].职业时空,2016,12(1):39-42. 被引量:24
-
7王玉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8):215-217. 被引量:19
-
8赵朝锋.医学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探究[J].赤子,2015(10Z).
-
9朱晓红,董理.“专创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43-46. 被引量:18
-
10徐广宇.加入WTO与教育思想的再解放[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9):30-32.
二级引证文献92
-
1李丽娜.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18-20.
-
2马小宁.多维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9):180-182. 被引量:3
-
3杨婷.传统专业改造背景下传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1):39-41.
-
4方瑛.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共生机制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8):63-66. 被引量:4
-
5龚成勇,何香如,李仁年,韩伟,冯辉霞.基于TRIZ实现“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以水电站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9):1-7. 被引量:8
-
6龚成勇,李仁年,何香如,韩伟,冯辉霞.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专创融合课程重构——以水电站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01):106-109. 被引量:7
-
7熊伟."互联网+"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人文之友,2019,0(18):144-145.
-
8熊伟.'互联网+'时代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人文之友,2019,0(17):123-124. 被引量:1
-
9陶启付.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142-143. 被引量:2
-
10王灿明,张建锋,袁三立.试论专业化视阈中的师范生敬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9):61-63. 被引量:1
-
1尹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1):45-47. 被引量:1
-
2李富.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才能力培养及制约因素[J].经济导刊,2007(S2):156-157. 被引量:1
-
3杨泉良.高职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性探索[J].成人教育,2007,27(6):22-22.
-
4邱义臻,熊焰.对建设数控技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1):15-17. 被引量:7
-
5杨泉良,连志强.高职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性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04-105.
-
6于仁斌.对入世后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2(8):42-43.
-
7郭娜.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36-137. 被引量:2
-
8沈洋.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14(2):13-17. 被引量:4
-
9郑红友,乔毅.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浅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34-136. 被引量:1
-
10赵宇空.海外抄底,该加速了吗?[J].中外管理,2009(7):56-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