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长恨歌》的半截性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长恨歌》的主人公王琦瑶象征旧上海,却不是解放后的新上海的象征,其象征性是"半截"的;《长恨歌》对上海社会现实的描写真实与虚假同在,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也不够真实可信,其真实性是"半截"的;《长恨歌》不具备悲剧精神却又有悲剧躯壳,其悲剧性也是"半截"的。
作者 沈喜阳
机构地区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郜元宝.《二十二今人志》,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第327页.
  • 2吴俊.《瓶颈中的王安忆~~关于(长恨歌)及其后的几部长篇小说》,李建军编.《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第132页.
  • 3李静.不冒险的旅程——论王安忆的写作困境[J].当代作家评论,2003(1):25-39. 被引量:59
  • 4汪政,晓华.论王安忆[J].钟山,2000(4):187-200. 被引量:16
  • 5王安忆.寻找苏青[J].上海文学,1995,0(9):32-36. 被引量:55
  • 6张旭东.《纽约书简》,《王安忆、张旭东对话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167页,第168页,第173页.
  • 7肖鹰.《文化批评与非象征一~~表现性写作》,李建军编.《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 8李静.《不冒险的旅程--论王安忆的写作困境》,载仓狼等著.《与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 9[俄]弗·霍达谢维奇.《摇晃的三角架》,隋然,赵华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 10周介人.《难题的探讨—给王安忆同志的信》[J].星火,1983,.

二级参考文献11

  • 1马尔库塞 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93年.
  • 2王安忆 郜元宝.《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小说》[J].萌芽,1994,(7).
  • 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盂湄译,三联书店1992年6月第1版.
  • 4祝晓风.《王安忆打捞大上海,长恨歌直曩张爱玲》,《中华读书报》1995年11月1日第1版.
  • 5[英]A.N.怀特海.周邦宪译..《观念的冒险》第一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 6吕新雨.《什么是记录精神?》[J].东方杂志,2002,(10).
  • 7《顾随全集3·驼庵诗话》,第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 8[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第329页..
  • 9[美]索尔·贝娄.《赫索格》,第479页,漓江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 10王安忆.《新加坡人》[J].收获,2002,(4).

共引文献12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