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珍稀古茶—苦丁茶及繁殖培育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苦丁茶为我国一种珍稀古茶,具有保健、防腐、抗癌、降压、灭菌等神奇功效。苦丁茶属于生理后熟,种子的休眠期长达1年以上,自然繁殖力极低,野生苦丁茶较为稀少。调查分析了苦丁茶的开发与利用价值,介绍了苦丁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主要繁殖、栽植技术。
作者
傅卫华
王小红
江子糯
汪树人
机构地区
歙县桂林林场
歙县林业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4期95-97,共3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苦丁茶
特性
繁殖
栽植
技术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沈强,司辉清,于洋.
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茶业通报,2010,32(1):21-24.
被引量:26
2
邱丰艳,王小精.
冬青属苦丁茶的药理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50-10352.
被引量:12
3
王新,陆慧宁,林少琨.
苦丁茶冬青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3):366-370.
被引量:34
4
程春泉,许裕奎.
野生苦丁茶的移栽与加工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72-7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刘祖生,徐月荣,梁月荣,胡月龄.
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离鉴定[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79-82.
被引量:20
2
任秀莲,魏琦峰,周春山,钟世安,董朝青.
沉淀吸附法提取苦丁茶中的熊果酸[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4):599-603.
被引量:23
3
董文彦,郑颖,刘晓兵,陈桂琴.
苦丁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8(1):24-29.
被引量:13
4
方堃,胡永志.
苦丁茶在漱口液中的应用研究[J]
.牙膏工业,2005,15(1):30-31.
被引量:2
5
牟利辉.
苦丁茶中熊果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J]
.广东化工,2005,32(3):49-50.
被引量:7
6
向华林,许宏大,田文艺,田洪.
中国皋卢(苦丁)茶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497-498.
被引量:34
7
王小平,李凌.
苦丁茶中28种元素含量分析及镉浸出率研究[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5,22(3):25-28.
被引量:14
8
朱莉芬,李美珠,钟伟新,李爱华,罗集鹏,房志坚.
苦丁茶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J]
.中药材,1994,17(3):37-40.
被引量:49
9
张灿坤.
苦丁茶的原植物及商品调查[J]
.中药材,1994,17(3):14-15.
被引量:64
10
黄林芳,万德光.
川产苦丁茶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B06):6-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6
1
周清杰,陈文,王湘君,彭关银,张凯煜,彭俊东.
苦丁茶提取熊果酸工艺及其活性研究进展[J]
.内江科技,2023,44(6):121-122.
2
孙有爱,陈文,王湘君,陈运月,周清杰,彭俊东.
苦丁茶提取氨基酸及营养价值研究进展[J]
.内江科技,2023,44(5):113-114.
3
陈运月,陈文,王湘君,孙有爱,张凯煜,彭俊东.
苦丁茶提取维生素工艺研究进展[J]
.内江科技,2023,44(3):119-120.
4
陈文,王湘君,徐云升,赵阳,应雄.
五指山不同级别新鲜苦丁茶微量元素含量测定[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64-66.
被引量:4
5
陈文,王湘君,徐云升,赵阳,林芳松.
AAS测定五指山苦丁茶中重金属含量[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10):18-20.
被引量:4
6
何玲玲,王新.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提取与鉴定[J]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6,20(1):12-15.
被引量:12
7
王新,陆慧宁,林少琨.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77-1979.
被引量:15
8
何玲玲,王新.
脱蛋白工艺对苦丁茶冬青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02-6302.
被引量:8
9
何玲玲,陈尚东,兰丽艳.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组成分析[J]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21(1):68-70.
被引量:6
10
邹盛勤,陈武,伍晓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测定苦丁茶中乌索酸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783-784.
被引量:6
1
廖崇海.
浅谈野生苦丁茶的栽培技术[J]
.贵州茶叶,2002,30(1):19-19.
2
文流刚.
苦丁茶短穗扦插技术简介[J]
.南方农业,2015,9(12):11-12.
3
张磊,刘玉芹.
生长调节物质对西洋参种胚生理后熟的影响(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3):181-183.
被引量:4
4
程春泉,许裕奎.
野生苦丁茶的移栽与加工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1):72-72.
被引量:1
5
刘玉芹,张磊.
生长调节物质对西洋参种胚生理后熟的影响[J]
.天津农学院学报,1994,1(Z2):45-48.
被引量:1
6
廖从海.
野生苦丁茶短穗扦插繁殖试验报告[J]
.贵州茶叶,2003,31(1):12-12.
7
崔秀明,安娜,黄璐琦,段承俐,萧凤回.
三七种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动态研究 Ⅰ.不同贮存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04-706.
被引量:7
8
孙淑兰,隋国民,杨廷伏,孙燕.
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试验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1994(3):48-50.
9
王淑娟,王树国.
西洋参栽培管理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09(2):16-16.
10
安娜,崔秀明,黄璐琦,段承俐,萧凤回.
三七种子后熟期的生理生化动态研究Ⅱ.代谢物质含量变化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90-1093.
被引量:15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