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Probe
同被引文献39
-
1王士君,吴嫦娥.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4,59(z1):116-124. 被引量:23
-
2刘俊杰.新时期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J].人文地理,2002,17(4):63-66. 被引量:7
-
3吴唯佳.非正式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建议[J].规划师,1999,15(4):104-106. 被引量:18
-
4任东明,吴启焰.三峡库区工业空间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人文地理,2002,17(3):53-58. 被引量:2
-
5于敏,王伟亮,刘亚楼.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政策现状及整合[J].中国金融,2007(4):65-67. 被引量:5
-
6赵黎明,孔玉芳,吴文清.区域整合发展概念模型及经济分析[J].中州学刊,2007(3):38-40. 被引量:8
-
7卢纹岱.SPSSfor Windows(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
8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
9Maurice Schiff,L.Alan 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
10Ramesh Thakur, Luk Van Langenhove.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 [ J ]. Global Governance, 2006, (12): 233-240
引证文献4
-
1霍灵知,张明举,邓炜,欧阳东.重庆市区县社会经济现状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5):87-91. 被引量:3
-
2张时智,葛幼松.区域整合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128-131. 被引量:5
-
3欧阳东,张明举,王英.略论重庆发展城市经济的基本模式[J].重庆社会科学,2004(2):19-21. 被引量:1
-
4冯年华.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4-7.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26
-
1李群,戴先杰.苏南苏北企业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6):102-105. 被引量:1
-
2董雯,张小雷.乌鲁木齐都市圈整合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6,21(4):44-47. 被引量:10
-
3陈来卿,杨再高.广佛都市圈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1). 被引量:6
-
4张时智,葛幼松.区域整合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0):128-131. 被引量:5
-
5邹辉,张辉.丹东与大连同城一体化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3):39-41. 被引量:7
-
6彭丽,冯维波.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评价[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2):116-118. 被引量:1
-
7蒋丽芹.论泛长三角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52-155. 被引量:16
-
8刘文超,董金玮.近20年来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展及耕地占用态势的遥感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9,11(4):549-555. 被引量:6
-
9周子鑫,朱传耿.我国区域空间整合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5):1-5. 被引量:14
-
10谢守红,汤卫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的若干思考[J].财经界,2009(10X):25-26. 被引量:2
-
1重庆上半年经济七大亮点[J].当代党员,2016,0(16):4-4.
-
2陆昕,曾佳.2010重庆经济发展开局良好[J].重庆统计,2010(3):12-13.
-
3何德麟.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促进重庆经济发展[J].重庆经济研究,1992(6):43-44.
-
4张德邻.1998年重庆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改革,1998(3):49-56.
-
5陆涌华.关于重庆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重庆经济,1997(2):28-30.
-
6白和金.加快体制创新 促进重庆经济发展[J].重庆经济,1997(2):11-14.
-
7陈天培.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7Z):191-192. 被引量:3
-
8张果.重庆扩大开放的五个着力点[J].决策导刊,2008,0(9):8-9.
-
9高宜新.会展业应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6):14-15.
-
10蒋国林.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0(8):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