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正义分配理论的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重新探讨并梳理了马克思正义分配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的发展问题的核心内涵。结论表明,人的发展问题的本质是人的劳动形态变化问题;人的发展状态可以根据其劳动形态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自发性互助劳动、强迫性独立劳动和自由性联合劳动;正义分配促使人的劳动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进,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作者
张钊
杨建飞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36期236-238,共3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正义分配理论
人的发展
强迫性独立劳动
自由性联合劳动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6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28-329,292,334,631,327-329,328,575,662,664,10..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71.
8
马丁·J.威茨曼.分享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
9634
1
苏志宏.
议会道路与晚年恩格斯[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3-5.
2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3
李知恕.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4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5
董文芳.
现代政治稳定的创新路径[J]
.齐鲁学刊,2001(2):133-139.
被引量:2
6
叶启绩.
哲学发展的回眸与思考[J]
.文史哲,2001(2):22-26.
7
魏传光.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J]
.探索,2004(5):109-112.
8
魏传光.
论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J]
.理论与改革,2004(5):135-137.
9
王晓林.
科学发展观对人本经济学研究的启示[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11):3-8.
被引量:3
10
李安增.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诠释[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4):107-110.
1
葛洪泽.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的对话[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3(1):3-6.
2
王洋.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综述——关于社会形态划分[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0Z):301-301.
3
石晨光.
对马克思主义两种历史分期的新认识[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0(1):12-15.
4
朱建田.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探析[J]
.求实,2013(1):17-20.
被引量:6
5
刘忠世.
人类历史: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研究单位──兼评近年来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天津社会科学,1995(6):58-65.
被引量:4
6
张平,孙成武.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探索及启示[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14.
7
金仁权.
“两个决不会”是对时代的核心解释[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45-49.
被引量:2
8
许斗斗.
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视角[J]
.哲学研究,2011(8):18-23.
被引量:5
9
席景奇.
试论新时期邓小平的“三农”思想[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3):124-125.
10
田锡宋.
试论马克思的劳动形态理论及其意义——兼与贺长元同志商榷[J]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6(2):241-250.
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