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散体大赋抒情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散体大赋具有抒情性,它以铺张扬厉的笔法抒写了对汉帝国的赞美之情;同时,它又继承了《诗经》讽谏思想,对汉帝国的奢靡予以讽刺;它抒情写志,反映了汉代文人士大夫独特的思想感情;它是由骚体赋到抒情小赋过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抒情赋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
袁丁
机构地区
延边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65-771,共7页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汉赋
散体大赋
抒情小赋
抒情性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42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刘松来.
经学衰微与汉赋的文体升华[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3):61-65.
被引量:6
2
[汉]刘歆.西京杂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
章学诚 叶瑛校注.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
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3-114.
5
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
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费振刚,等.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
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94.
9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费振刚.
汉赋概说[J]
.梧州学院学报,2002,13(2):1-9.
被引量:2
2
龚克昌.
论汉赋[J]
.文史哲,1981(1):61-70.
被引量:26
3
李学锋.
也谈“劝百讽一”[J]
.东疆学刊,1996,13(1):42-43.
被引量:1
4
马积高.
略论赋与诗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1992(1):265-271.
被引量:4
5
康金声.
汉赋“歌功颂德”新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5(1):72-75.
被引量:2
6
李生龙.
论汉代的抒情言志赋[J]
.求索,1991(2):79-84.
被引量:3
7
康金声.
论汉赋的盛衰演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3):34-40.
被引量:3
8
陈信凌.
汉大赋重估:实用与审美的纠结[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7(3):101-106.
被引量:1
9
康金声.
论汉代的骚体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2):18-27.
被引量:5
10
刘毓庆.
汉赋作家的心态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1(2):28-36.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428
1
丁鼎,薛立芳.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7-110.
被引量:1
2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3
臧知非.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基先生《秦汉新道家》[J]
.史学月刊,2004(7):81-88.
被引量:3
4
郝世英.
汉赋抒情化探微[J]
.作家,2008,0(10):135-135.
5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6
霍松林,霍建波.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0-15.
被引量:9
7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8
李国锋.
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29-131.
被引量:3
9
杜学.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90-93.
被引量:10
10
王勇.
秦、西汉时期关中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J]
.史学月刊,2004(8):14-19.
被引量:8
1
王震.
浅析汉大赋衰亡的历史原因[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8-10.
2
杨友庭.
韩愈赋评[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6):18-21.
3
徐君辉.
汉大赋与先秦诸子叙事[J]
.文艺评论,2013(12):84-88.
4
徐正英.
赋体说略[J]
.语文知识,1995(9):8-11.
5
李楠.
试论汉赋创作与时代发展之关系[J]
.文学教育(中),2016,0(8):11-13.
6
李晓琼.
试论骚体赋的界定[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3):32-36.
7
王增文.
枚乘《七发》主旨新论[J]
.淮阴师专学报,1994,16(4):44-45.
被引量:2
8
牛海蓉,刘秀秀.
元初南北辞赋创作之比较[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40-45.
9
张庆利.
汉大赋的启示[J]
.绥化师专学报,2000,20(1):43-46.
10
张国风.
一种过渡的折衷状态──诗、赋、骈文、散文的相互消长[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5):72-75.
被引量:7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