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说病”:“末法时代”的文化救赎——贾平凹《古炉》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贾平凹于年初推出的六十四万字之巨的长篇《古炉》,被研究者视为“落地的文本”。“那是历史的落地——那就是大历史,文革的创伤性记忆落在一个小山村”,那也是“灵魂的落地——那就是这里面的人的所有的行动、反抗和绝望,都具有宿命般的直击自身内心和灵魂的意味”,因为这样,在研究者看来,《古炉》的创作甚至包含了“半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秘密”①。
作者
王贵禄
机构地区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关键词
贾平凹
文化救赎
新历史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
抒情风格
宏大叙事
传统历史小说
政治暴力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德威.
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J]
.南方文坛,2011(4):22-24.
被引量:23
2
悲悯的情怀,落地的文本——贾平凹《古炉》北京研讨会发言摘要[J]
.延河,2011(7):34-43.
被引量:2
3
李遇春.
作为历史修辞的“文革”叙事——《古炉》论[J]
.小说评论,2011(3):23-32.
被引量:5
4
贾平凹,韩鲁华.
一种历史生命记忆的日常生活还原叙事——关于《古炉》的对话[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63-72.
被引量:18
5
贾平凹,李星.
关于一个村子的故事和人物——长篇小说《古炉》的问答[J]
.上海文学,2011(1):83-86.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孙郁.
汪曾祺和贾平凹[J]
.书城,2011(3):30-35.
被引量:7
2
海登·怀特.《作为文学仿制品的历史文本》,见《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贾平凹.《后记》,《古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02-604页.
4
海登·怀特.《历史的负担》,《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5
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235页.
6
Miechl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7
洪子诚.《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
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费秉勋.《贾平凹性格心理分析》,收入江心编《废都之谜》,99页,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9年版.
9
《废都里的秦腔》,见《秦腔》,7-24页.台北麦田出版社2006年版.
10
王德威.《抒情与背叛.胡兰成战争和战后的诗学政治》,见《台湾文学研究集刊》第6期,32-73页,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2009年2月出刊.
共引文献
48
1
贾平凹.
“文革”写作的难度[J]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3):3-6.
2
李星.
天使·魔鬼·“造反派”——《古炉》人物刍探[J]
.小说评论,2011(4):113-119.
被引量:3
3
张志忠,李杰俊,杨晶,张细珍,康玮玮,的场,淳子.
爝火余温在 苍凉话古今——贾平凹新作《古炉》笔谈[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82-82.
4
张细珍.
从《古炉》狗尿苔的火绳谈起[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86-88.
5
文娟.
日常生活视阈下的“文革”叙事——评贾平凹新作《古炉》[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193-198.
6
张新颖.
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的不同部分的对话[J]
.南方文坛,2011(6):5-11.
被引量:17
7
韩鲁华.
天地苍茫一片心 重炼浑朴古炉意——《古炉》十人谈[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5):68-76.
8
陈永有.
“平平常常只是真”——论贾平凹的小说《古炉》[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6):59-63.
9
丁丑芳.
苦难中的伟大与崇高——贾平凹小说《古炉》的精神价值[J]
.北方论丛,2012(1):47-50.
10
黄平.
破碎如瓷:《古炉》与“文化大革命”,或文学与历史[J]
.东吴学术,2012(1):76-84.
被引量:4
1
张坦.
佛教对《源氏物语》的影响[J]
.贵州文史丛刊,1985(1):139-145.
被引量:5
2
王充闾.
当人伦遭遇政治[J]
.海燕,2010(10):4-7.
3
张滨郑.
尴尬的处境与坚守的力量——论陈映真在当代中国的际遇与意义[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2):165-166.
4
李粲.
早上好,亲爱的鸭子[J]
.商务周刊,2001,0(19):60-61.
5
白先勇.
文化救赎的力量[J]
.党政论坛,2015(14):1-1.
6
张中锋.
论契诃夫对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与文化救赎[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2):71-78.
被引量:4
7
白杨,刘红英.
《第九个寡妇》:原型意象与讲述方式[J]
.文艺争鸣,2013(6):67-70.
被引量:6
8
程婉.
虔诚敬畏下的优秀文化救赎[J]
.电影文学,2013(15):77-78.
9
描写琐事,一种新体裁?[J]
.外国文学评论,2001(2):153-153.
10
胡志明,郭秀梅.
论大江健三郎晚期创作的新特征[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88-92.
创作与评论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