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世纪七十年末,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创作了一部畅销全球的历史小说《根》。作者自称他经过十二年的考证研究,追溯到他的六代以上的祖先昆塔·肯特,一个从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贩子掳到北美当奴隶的黑人,描述了他在非洲的自由人生活,他和他的子孙在美国奴隶制下的苦难历程,以及这个家族获得自由后的经历。贯穿着《根》的一个主题思想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必须找到自己的“根”。当时寻根的现象变成了一个全球的现象,中国作家第一个,也是很明确地提出寻根主张的是韩少功。1985年他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之下,一批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创作的作品被称为“寻根文学”。在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一批“知青作家”成为“寻根文学”的创作主体,他们利用起自己曾下乡、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在当时的文坛,“知青文学”迅速演变成“寻根文学”,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等,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等,李杭育的吴越文化系列《沙灶遗风》等,郑万隆的女真文化系列《老棒子酒馆》等。王安忆的《小鲍庄》也是寻根文学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文革”期间下放到山西的北京知青李锐,那时候,也创作了产生广泛影响的厚土系列小说。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1年第5期95-97,共3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