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研究述评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的阐释,以及理论界的相关研究,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十七大召开为第一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为第二阶段。经过长达八年多实践的检验和推动,科学发展观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收到显著成效。
作者
夏春涛
吴波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审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关键词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意义
历史
党的十七大
述评
理论界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8
1
冷溶.
从政治的高度看科学发展观[J]
.求是,2005(21):23-25.
被引量:6
2
李慎明.《科学发展观也是指导党的建设的理论--兼谈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与八大战略思想、党的建设的关系》,《北京日报》2007年6月25日.
3
温宪元.《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南方日报》2007年10月11日.
4
陈志尚.
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意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9-15.
被引量:12
5
郑新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
6
习近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学习时报》.2008年3月17日.
7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8
冷溶.《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6日.
9
赵曜、夏兴有、石仲泉等.《深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北京日报》2008年6月30日.
10
江流.
社会主义的新实践和新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
.科学社会主义,2008(6):4-1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2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63页.
3
《苏轼文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07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9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8页.
7
.《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312,429.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
.《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10
.《列宁全集》第34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171、252页.
共引文献
180
1
唐国琪.
科学发展观是内涵丰富辩证统一的一把尺子[J]
.社科纵横,2008,23(9):5-7.
2
解维敏.
制度环境对企业家创新精神影响的实证研究[J]
.海派经济学,2013,11(3):109-119.
被引量:6
3
石国亮.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10-15.
被引量:3
4
李捷.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贡献[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0):10-14.
被引量:2
5
姜淑平.
对邓小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思想的回顾与思考[J]
.党的文献,2006(2):49-55.
6
中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论尊重党章权威[J]
.江汉论坛,2006(6):5-9.
被引量:3
7
金德万.
科学发展观理据释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7-12.
被引量:1
8
杨承训,承谕.
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经济学创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8):29-35.
9
曹应旺.
科学发展观渊源中的中华文化传统[J]
.党的文献,2006(6):66-70.
被引量:5
10
王先俊.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学术界,2006(5):170-17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4
1
陈其胜.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21-24.
被引量:3
2
唐莉红.
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特点[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S1):1-2.
被引量:1
3
赵远.
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要求[J]
.南京社会科学,2004(z1):91-94.
被引量:1
4
谢嘉梁,黄岩.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若干理论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7-12.
被引量:6
5
刘福华,石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5):97-98.
被引量:2
6
易金务.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指导地位[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3,14(1):8-12.
被引量:1
7
叶启绩,齐久恒.
科学发展观的“三维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2013(3):26-29.
被引量:2
8
胡宏伟.
科学发展观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09(S1):40-41.
被引量:2
9
徐焕.
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红旗文稿,2004(13):39-41.
被引量:1
10
谢嘉梁,黄岩.
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最新进展综述[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39-4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杨东平.
关于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思考[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21-28.
被引量:12
2
吴海勇.
从党的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解读科学发展观[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29-35.
3
谢嘉梁,胡祖凤.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述评[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1):13-18.
被引量:2
4
胡祖凤,谢嘉梁.
近十年来国内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4(12):40-48.
被引量:1
5
李宾,张象枢,周向阳.
建国以来农村科学发展的主要机遇、问题与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3):333-339.
6
谢嘉梁,胡祖凤,吕世杰.
近十五年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回溯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8(6):28-33.
7
谢嘉梁,胡祖凤,吕世杰.
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综述[J]
.邓小平研究,2018(5):146-1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刘小鹏.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议程设置机制分析——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5(6):44-50.
被引量:11
2
张秀娟.
高校扩招以来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与政策调整[J]
.当代教育科学,2014(9):52-55.
3
李木洲.
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及问题透视[J]
.山东高等教育,2014,2(7):65-71.
被引量:4
4
张秀娟,胡建国.
扩招背景下家庭对教育平等影响的演变[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6):114-121.
被引量:3
5
胡祖凤,谢嘉梁.
近十年来国内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J]
.党政干部学刊,2014(12):40-48.
被引量:1
6
何杨勇.
精英式机会平等与分配式机会平等: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分析[J]
.江苏高教,2015(4):30-34.
7
鲍嵘,刘宁宁,朱剑,张志霞.
浙江省高考加分政策实证研究:认同与受益[J]
.教育与考试,2015(2):5-11.
8
林丹.
近年来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演变与探析[J]
.教育与考试,2015(2):29-33.
被引量:1
9
彭泽平,金燕.
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透视及其治理[J]
.中国教育学刊,2015(11):15-19.
被引量:7
10
胡祖凤,谢嘉梁,杨小明.
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研究评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7(1):57-67.
被引量:4
1
陈维达.
论资金是商品生产的范畴[J]
.财经科学,1986(1):48-51.
2
郑荷芬.
竞争的经济学意义[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13-14.
3
雷凤娟,张慧.
农村文化消费研究述评[J]
.中外企业家,2013(8):235-236.
被引量:1
4
李攀.
五大发展理念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
.党政干部学刊,2017(3):48-51.
被引量:1
5
胡仪元.
现时代商品价值源泉的系统阐释[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7-11.
6
周大鸣,李静玮.
成瘾消费品的多重身份——以湖南湘潭槟榔为例[J]
.民俗研究,2011(3):232-246.
被引量:3
7
汪丁丁.
中国的新政治经济学的可能依据——行为和意义的综合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04(3):45-64.
被引量:15
8
付瑀炜.
面向感官体验的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2015(2):109-112.
被引量:4
党的文献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