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商科技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简况及部分发言摘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月的北京,霜染山林,金风送爽。1999年10月16~18日,在中国科学院政策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牵头,在北京香山别墅召开了“共商科技史发展战略”研讨会。此次会议的召开,适值新世纪即将来临和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的“知识创新工程”...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1期7-17,共11页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科技史
发展战略
研讨会
中国科技史
分类号
G321.9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4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1
黄润秋,戚国庆.
滑坡基质吸力观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2):216-219.
被引量:33
2
包承纲.
非饱和土的性状及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1-15.
被引量:347
3
张倬元等.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地质出版社,1994.
4
滑坡文集编委会.滑坡文集[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5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典型滑坡[M]科学出版社,1988.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冯光愈,王湘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J]
.人民长江,1993,24(3):9-14.
被引量:14
2
沈珠江.
广义吸力和非饱和土的统一变形理论[J]
.岩土工程学报,1996,18(2):1-9.
被引量:161
3
Hock E 卢世宗译.岩石边坡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4
弗雷德隆德D G 陈仲颐译.非饱和土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孙广忠.中国典型滑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
张有天,刘中.
降雨过程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非恒定渗流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2):104-111.
被引量:66
7
陈守义.
考虑入渗和蒸发影响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
.岩土力学,1997,18(2):8-12.
被引量:107
8
龚壁卫.
非饱和击实膨胀土总应力强度探讨[J]
.长江科学院院报,1998,15(3):40-42.
被引量:31
9
徐永福.
非饱和膨胀土结构性强度的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2):86-89.
被引量:31
10
龚壁卫,包承纲,刘艳华,王钊.
膨胀土边坡的现场吸力量测[J]
.土木工程学报,1999,32(1):9-13.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374
1
代学刚,阿发友,黑明昌,郭军东.
百昆成品油管道建水站MJ053膨胀土滑坡稳定性及治理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3):254-255.
被引量:1
2
刘斯宏,沈超敏,程德虎,张呈斌,毛航宇.
土工袋加固膨胀土边坡降雨-日晒循环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22,43(S02):35-42.
被引量:3
3
吴珺华,袁俊平,卢廷浩.
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
.岩土力学,2008(S01):363-367.
被引量:16
4
邓铭江,蔡正银,朱洵,张晨.
北疆渠道膨胀土边坡破坏机制及加固措施[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2):50-55.
被引量:21
5
张晨,朱洵,黄英豪,郭万里,韩迅.
湿干冻融耦合作用下膨胀土裂隙发育方向性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1):234-238.
被引量:8
6
方瑾瑾,杨小林,冯以鑫.
吸力加卸载稳定后膨胀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3,42(S02):4271-4279.
7
许汉华,李艳林,丁飞,王志强,方芳,刘学彬.
膨胀土成分和微结构试验研究[J]
.江西建材,2023(7):32-34.
被引量:1
8
韩赟,宋正民,穆彦虎,赵成江.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力学特性受养生周期的影响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22,52(S02):2194-2201.
被引量:2
9
马玉岩,程丽娟,巴俊达.
某大型膨胀土深基坑边坡滑坡分析与启示[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18(S01):480-488.
被引量:7
10
米海珍,银晓鹏,方庆军.
用ADINA软件探讨降雨条件下的边坡渗流问题[J]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4):139-14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续琨.
自然科学史和大科学史的学科结构[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54-60.
被引量:4
2
钱学森.
科学学、科学技术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J]
.哲学研究,1979(1):20-27.
被引量:72
3
邢润川,叶磊,孔宪毅.
论自然科学史学科体系结构[J]
.史学理论研究,1992(3):98-107.
被引量:8
4
夏鼐.
中国考古学和中国科技史[J]
.考古,1984(5):427-431.
被引量:8
5
林文照.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1,16(3):1-4.
被引量:4
6
席泽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40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6(2):101-108.
7
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56.
8
竺可桢.发刊词.科学史集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2.
9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58-1967年自然科学史研究发展纲要(草案)[M].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1958..
10
严敦杰.科学史文献概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油印教材[M].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1978..
引证文献
3
1
张柏春.
机遇、挑战与发展——1997—2007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与课题[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4):305-319.
被引量:3
2
潜伟.
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结构浅论[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4):449-462.
被引量:2
3
张柏春.
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3):88-94.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徐泽林.
民族主义与东亚数学编史问题[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1):12-29.
被引量:8
2
詹志华.
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学史学[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75-79.
被引量:2
3
卜风贤.
后李约瑟时代中国科技史的发展趋向[J]
.农业考古,2005(3):6-9.
被引量:2
4
韦丹芳,何小妹.
对两种期刊近十年技术史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2):67-72.
被引量:4
5
徐超.
关于科学史功能研究的若干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5):612-616.
被引量:2
6
李润生.
《齐民要术》中“种”和“栽”的科技内涵探讨——兼论现代语义学方法在古代科技术语研究中的作用[J]
.中国农史,2007,26(4):12-18.
7
张柏春.
机遇、挑战与发展——1997—2007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与课题[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4):305-319.
被引量:3
8
潜伟.
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结构浅论[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28(4):449-462.
被引量:2
9
詹志华.
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概况与发展策略[J]
.未来与发展,2008,29(8):17-20.
10
张柏春.
我国科技史研究的拓展与适应——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转变为例[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2):103-109.
被引量:5
1
肖桂华.
2009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国家高新区(兰州)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举行[J]
.中国科技产业,2009(9):63-63.
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1).
3
肖桂华.
2008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洛阳举办[J]
.中国科技产业,2008(7):71-71.
4
董建华,李会玲.
高分子合成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东召开[J]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3):290-290.
5
易水.
高新区要有创新强国的亮剑精神 2010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贵阳举行[J]
.中国科技产业,2010(9):56-56.
6
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 2015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天津高新区召开[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21(11):102-103.
7
关于举办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成都分会场“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函[J]
.中国西部科技,2002(3):63-63.
8
郑丹,邓浩.
“龚育之与化学哲学和化学史”学术座谈会发言摘要[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4):111-112.
9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召开坐谈会:应该由谁评定科技成果与人才?[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1):10-13.
10
陆松年.
参加中澳造山作用国际讨论会总结报告(1)──会议简况[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9,22(3):48-51.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