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防护技术(6)——钢筋阻锈剂和阴极保护
被引量:29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同被引文献230
-
1王力军,张本秋,刘亚凤.纤维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32(4). 被引量:13
-
2周新刚,张瑞丰,韦昌芹.混凝土结构工程除盐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05,22(S1):82-89. 被引量:4
-
3黄洁,张松.钢筋阻锈剂综述[J].工业建筑,2008,38(z1):826-829. 被引量:9
-
4于继寿,殷国伟,葛勇,袁杰,张宝生,郑秀华.掺合料对钢筋锈蚀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2):82-86. 被引量:5
-
5黄建光.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20(S1):45-46. 被引量:1
-
6张小冬,周庆,陈烈.钢筋阻锈剂的应用发展概况[J].施工技术,2004,33(6):52-53. 被引量:36
-
7施惠生,王琼.海工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7(2):161-167. 被引量:36
-
8柳俊哲,冯奇,李玉顺.亚硝酸盐对混凝土中钢筋的阻锈效果[J].硅酸盐学报,2004,32(7):854-857. 被引量:20
-
9赵曦,张小冬,周庆.迁移型钢筋阻锈剂渗透深度的XPS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4):5-7. 被引量:10
-
10张大全,安仲勋,潘庆谊,周国定,高立新.吗啉多元胺对混凝土钢筋的阻锈作用[J].材料保护,2004,37(8):4-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29
-
1于长江,杨英杰.氯盐及亚硝酸盐对混凝土钢筋锈蚀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4,26(5):20-21. 被引量:2
-
2杨水彬,彭英.钢筋阻锈剂阻锈效果的评价[J].腐蚀与防护,2005,26(2):60-62. 被引量:12
-
3汪汲,代英春,王洪岭.钢纤维混凝土在薄板、薄壁领域里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3):28-31. 被引量:1
-
4沈国桂,刘立峰.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J].建筑技术开发,2006,33(3):61-62.
-
5黄明,沈德建.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的防腐蚀设计[J].混凝土,2006(11):13-15. 被引量:15
-
6魏姗,杨峻熙,陶时新,徐剑,艾辉,彭素姣.钢筋阻锈剂的阻锈机理,发展和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63-63. 被引量:3
-
7郑靓,余其俊,杨墨,韦江雄,荣炜.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研究[J].广东建材,2007,30(11):38-41. 被引量:7
-
8王胜年,刘学庆,潘德强,万军杰.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J].中国涂料,2008,23(5):59-62. 被引量:2
-
9宋开伟,黄波,纪宪坤.钢筋锈蚀与钢筋阻锈剂[J].山西建筑,2009,35(10):143-145. 被引量:5
-
10耿春雷,徐永模,翁端.混凝土中钢筋保护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23(9):20-2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110
-
1郭育霞,贡金鑫.盐水条件下不同混凝土中钢筋的快速腐蚀行为的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19(3):218-220. 被引量:10
-
2李伟华,裴长岭,何桥,侯保荣.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钢筋阻锈剂[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7,22(5):57-60. 被引量:17
-
3陈玉江,周科平,胡建华.海水对桥梁基础的侵蚀作用及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7(9):30-32. 被引量:1
-
4张贺,俞海勇,王琼.电化学综合法评价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及评估体系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8(5):8-11. 被引量:2
-
5张贺,俞海勇,王琼,邓咏梅.混凝土设计参数对氯盐环境下钢筋锈蚀的影响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23(6):61-65. 被引量:2
-
6翟海涛,鲁道荣.模拟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对钢筋腐蚀的Cl^-质量分数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86-189. 被引量:2
-
7张大利,王元,陈翠红,金恒刚.一种低碱低掺量钢筋混凝土阻锈剂阻锈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建材,2008(11):45-47. 被引量:2
-
8宋开伟,黄波,纪宪坤.钢筋锈蚀与钢筋阻锈剂[J].山西建筑,2009,35(10):143-145. 被引量:5
-
9侯和平,张克震,张淑芹.海工混凝土防腐涂层防护技术研究[J].中国水利,2009(14):50-52. 被引量:5
-
10李岩,葛燕,朱锡昶,蔡跃波.钢筋混凝土阴极保护阳极胶结材料研究综述[J].中国港湾建设,2009,29(4):9-11. 被引量:1
-
1马克俭,张华刚,肖建春,成复秀,卢亚琴.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开拓与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4):13-27. 被引量:9
-
2周云麟,侯素芳.新型钢筋防锈剂及其作用机制[J].建筑技术,1991,18(11):54-55.
-
3张明贞,屈建.膨胀剂,防水剂和防锈剂[J].山东建材,1998(A09):58-61.
-
4屈志中.原苏联在现浇陶粒混凝土墙体工程中应用防冻剂的经验[J].建筑技术,1993,20(10):626-628.
-
5陈亚东.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5):85-85.
-
6Shinichi Ogawa,张小千.极简主义住宅[J].设计家,2011(1):90-95. 被引量:2
-
7钱春新.原苏联常用结构物基础研究的动态分析[J].岩土工程师,1993,5(3):62-63.
-
8裘民川.原苏联新《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СНиП2.02.05-87)》关于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的若干新规定[J].建筑结构,1993,23(8):47-55.
-
9侯亚飞.论监理手段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0(6):159-159. 被引量:13
-
10黄振利.拯救岩棉[J].居业,2012(4):29-2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