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回归学术主体性:东南民族研究的三个省思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东南地区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具有一些与西南、西北、北方各地少数民族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学者们在研究这些历史文化特征的时候,往往存在三个值得省思的问题。一是文化的边缘心态,即预设东南地区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从北方中原传续过来的,从而对东南地区民族历史及其文化的研究产生许多偏颇甚至不切实际的负面作用。二是历史与现实的偏离。历史文献及"历史的集体记忆"和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常常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们在研究中国东南地区民族史的时候,假如过于执著于历史文献的记述和所谓的"历史的集体记忆",恐怕都将不知不觉地被引入比较偏颇的学术困境。三是民族学的政治性导向。如果过分强调不同民族的自我表现及其特殊性,势必给整个国家与民族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政治性导向的正确路线,是应该发扬中国传统中的民族大融合的趋向,而不是刻意强调甚至制造不同民族的自我意识。
作者 陈支平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4,共4页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 2邓晓华《福建境内的闽、客族群及畲族的语言文化关系比较》,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24卷1号.2003年.
  • 3傅衣凌《畲族姓氏考》,收入《傅衣凌治史五十年丈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8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