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改写的意义——《金锁记》与《怨女》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张爱玲早期的《金锁记》与后期的《怨女》在小说的叙述结构、故事情节和意象运用等方面的不同,讨论张爱玲前后期创作的艺术变化及其原因。
作者 毕婧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4-161,共8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卷.第422页.
  • 2叶兆言.《她的人生就是一部大作品》[J].明报月刊,1995,.
  • 3钱钟书.《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1页、4页、51页、17页、193页、189页.
  • 4张爱玲.《色、戒》,《惘然记》,香港:皇冠出版社,1991年,第181页.
  • 5张爱玲.《沉屑香·第一炉香》,《回顾展Ⅱ》,香港:皇冠出版社,1991年,第273页、271页、297页、297页、307页、273页、291页、300页、307页、308页、264页、284页、261页、295页、308页、311页.
  • 6张爱玲.《金琐记》,《倾城之恋》,香港:皇冠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164页、164页、172页.
  • 7钱钟书:《释文盲》,《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香港:天地图书,1997年,第47页.
  • 8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香港:皇冠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 9张爱玲:《封锁》,《回顾展Ⅱ》,香港:皇冠出版社,1991年,第452页.
  • 10多米尼克·塞克里坦.《象徵主义》,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年,第2页.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