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循环经济的重化工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重化工业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循环经济技术进步是关键,观念更新是前提,资源综合利用是重点,应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
作者
肖萍
机构地区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3期232-233,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重化工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刘世锦.
对中国进入新重化工业阶段的解析[J]
.经济前沿,2004(2):7-9.
被引量:9
2
付保宗.
当前我国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特征与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2010(2):30-31.
被引量:10
3
刘永清.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5):52-55.
被引量:16
4
杜小武,胡健.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7(11):144-14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诸葛剑平.
从产业价值链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J]
.经济论坛,2004(19):39-40.
被引量:7
2
朱小娟,董涛.
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竞争力评价[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6):70-71.
被引量:5
3
王育宝,吕璞.
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资源科学,2005,27(6):2-10.
被引量:40
4
程会强,左铁镛.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1):1-7.
被引量:14
5
王春能,张宏华,黄海凤,鲍健强.
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34(2):145-147.
被引量:11
6
许文来,张建强,赵玉强,戴本林.
生态系统原理在产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29(1):71-75.
被引量:8
7
李巍 罗能生.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碳产业链构建.中国工业经济,2005,(6):28-30.
8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
肖红叶.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1985-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3-6.
10
中国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和对策[J]
.中国石油企业,1999(9):9-1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2
1
徐夷冶,徐莉.
基于生态学的常州科教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275-276.
2
金成晓,任妍.
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的分析[J]
.经济纵横,2006(7):34-36.
被引量:4
3
李怡,罗勇.
韩国工业化历程及其启示[J]
.亚太经济,2007(1):51-55.
被引量:14
4
陶应发,郑涛.
我国工业重工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59-62.
被引量:4
5
孟勇.
矿难的贝叶斯分析——基于变点与事件分析结合的方法[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29(5):796-804.
被引量:6
6
何映昆,王钦,肖红军.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J]
.经济学动态,2010(12):43-48.
被引量:4
7
杜小武,张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63-66.
被引量:7
8
王建明,胡佳丽,陈红喜.
化工园区循环经济价值网构建研究——以南京化工园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8):63-67.
被引量:2
9
徐常萍,吴敏洁.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重化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1(5):76-78.
被引量:2
10
苗绘,李海申.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政策研究[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49-5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章辉.
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J]
.世界历史,1994(5):61-67.
被引量:3
2
冯仿娅.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
.现代哲学,1996(3):106-108.
被引量:2
3
徐淑莺.
必须加强电子“洋垃圾”的环境监理[J]
.环境,2003(9):44-44.
被引量:1
4
林俊生,庄晓.
贵屿:电子垃圾城的重生[J]
.环境经济,2005(4):19-22.
被引量:6
5
李同升,韦亚权.
工业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生态学报,2005,25(4):869-877.
被引量:22
6
李彩红.
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及效果评价[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91-93.
被引量:22
7
戚雁俊.
石油化工循环经济的比较研究[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7,23(3):8-12.
被引量:4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HJ/T125-2003[S].2003:23-27.
9
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10.
10
环境科学研究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2-8.
引证文献
2
1
钟佳锴,张硕新.
浅析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现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278-282.
被引量:2
2
肖萍.
石化工业园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79-8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杨宝珍,冯俊华.
基于5R的皮革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皮革,2015,44(17):22-26.
被引量:4
2
李植斌,李鸣.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5(11):86-89.
被引量:2
3
黄寰,王玮.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研究[J]
.软科学,2016,30(6):130-133.
被引量:15
4
彭小东,王欢,田辉,谯顺彬,李红洲,张建.
国内白酒生态酿造的发展现状及进展[J]
.酿酒科技,2017(6):90-94.
被引量:5
5
陈烦,刘丹.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2):183-186.
被引量:1
1
盛宇杰.
新常态背景下蚌埠市经济增长潜力及发展路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7(7):139-140.
被引量:1
2
程頔,姜涛.
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时代金融,2012(11X):157-157.
3
创新宏观调控[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7(2):83-86.
4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解决三大问题[J]
.农村财务会计,2005(3):1-1.
5
张鹏飞.
新常态经济下甘肃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4):43-45.
被引量:1
6
彭倩,吕南.
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9):136-139.
7
聂洪光.
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南北桥,2010(3):85-87.
被引量:2
8
孙春梅.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
.中国市场,2014(4):15-16.
被引量:5
9
张玉柯.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书评[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7):160-161.
10
胡本田,肖瑶.
新业态的发展路径研究——以合肥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4):7-13.
被引量:1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