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三媒介”对言语行为的变构 被引量:2

How A "Third" Medium's Configures Speech Act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的言语行为需借助一定的媒介技术才能实现,受到信息处理方式的制约。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持系统的、被人们称为"第三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其硬件的配置、软件的设计,对主体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行为,产生了言说方式的媒介预设与思维活动的语境化育,给言语带来了时代性的技术变构。揭示其中机理,有益于正确认识和运用现代媒介技术。 Human speech acts can be realized only through certain media, at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restricted b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ans. A "third" information transfer medium, technically supported by computer network with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software devices, has not only preset the ways of how to speak and how to think, but also produced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on speech. Disclosing this working mechanism is beneficial to recognize and use the modern medium technique.
作者 胡潇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媒介认识论>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03BZX004
关键词 第三媒介 语言行为 变构机理 a third medium speech act mechanism of configu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P].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3.
  • 2[英]戴维.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C].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16,18,143,87,87-88,90,3l,105,149.86-87,144.145.
  • 3[美]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牟博,等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19.

同被引文献24

  • 1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被引量:198
  • 2黄国文.电子语篇的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1-5. 被引量:85
  • 3蒋原伦.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68. 被引量:20
  •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 5[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 6[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 7[美]丹娜·哈洛维:《电子人宣言:20世纪末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女性》,载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4页.
  • 8Hihz, Start Roxanne et. al, The Network N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 London: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8, p. 90.
  • 9产婉玲:《汉字手写能力未可乐观》,http://culture.gnaw.cn/2010-11/22/content一1402718.htm,2010-11-22.
  • 10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tom/view/192107.htm,2013-06-0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